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与改造罪犯的职责。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一群共产党员,默默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坚持守护着法律的公正,用心用情改造着曾经迷失的灵魂,用如磐的初心书写着不一样的故事……
警营里的“白头盔”陈涛
从军营走进警营,警务督察队民警陈涛,始终保持着军人严谨的作风,模范履行党员义务,争做“四好”党员。
他秉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原则,无论长时间紧盯监狱回放录像,还是深入监区一线检查,他都耐心倾听、细致核查。对问题他一督到底,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以严谨态度推动制度的落实。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视频督察、现场督察、联合督察等方式排查隐患,积极通过“碰头会”“整改会”,联合业务部门专题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跟踪,以“钉钉子”精神,有效推动执法行为更规范、管理更精细、作风更扎实。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身份岗位在变,陈涛忠诚、干净与担当的初心从未改变。他将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付诸于实际行动,用严谨公正默默守护着警徽的纯净底色。
从“小白”到“全能手”的李聪聪
2021年入警的李聪聪,像一块海绵,迅速吸收着监狱工作知识,完成了从“新警小白”到“全能手”的蜕变。
作为支部宣传委员,他让党建工作有声有色。线上学习讨论、线下志愿活动……让支部活动既严肃又生动,助力支部获评先进。其工作多次获得党组织认可。脱下警服,他化身热心志愿者,乡村普法、文明劝导,总有他的身影。
业务上,他创新方法,把枯燥的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变成罪犯听得懂、记得住的“课”。工作短短几年,便入选教育改造师资库,并荣获安顺片区优质课二等奖。
面对严管监区复杂情况,他认真研究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一人一案一策”,像医生“对症下药”般进行教育转化。几年间,90多名罪犯在他的耐心引导下,重燃改造希望,化解潜在危机。
同事们称李聪聪是“万能管家”,监区文化建设、新闻宣传,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多学点,多做点,心里才踏实。”李聪聪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踏实走出了不平凡的成长之路。
敢啃“硬骨头”的李生荣
2012年12月,李生荣考入贵州省安顺监狱,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他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从警13载,他历经多个岗位锻炼,他深知监管安全无小事,时刻不容松懈。2018年,一起看似普通的罪犯违规事件中,他凭着经验和直觉,嗅出潜在的报复行凶风险。他与同事反复查阅材料、谈心谈话、调查取证、调解矛盾,制定周密管控方案,成功化解了一场预谋的持械伤人事件。
2022年,监区组建新分监区,面对复杂的罪犯结构,他和同事们埋头苦干,翻阅堆积如山的档案,找每一个罪犯谈话摸底。办公室深夜灯火通明,记录本写满细致分析。正是这股“啃硬骨头”的劲儿,经过努力,他们硬是摸清底数,实现了对罪犯的分类精准管控。对他来说,这看似枯燥的“基本功”,就是守护安全最可靠的基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生荣以忠诚铸魂,以担当践诺,在高墙内默默书写责任与奉献。
搭建高墙“暖心桥”的张金伟
在二监区党支部,张金伟负责党务工作。这份工作琐碎繁杂,但他深知思想引领的重要性。组织学习、警示教育、红色教育……每一次活动他都精心准备,力求让大家学有所获,筑牢思想根基。
他更思考如何让党建凝聚人心、服务社会。二监区党支部一直与安顺市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工作中,张金伟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展现监狱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高墙内严肃的民警,在校内成了亲切的“老师”和“哥哥姐姐”。给孩子们上法治课,普及安全知识;懂医的民警送去义诊和健康指导;心理辅导民警组织团体游戏,疏导情绪。逢年过节,大家还为孩子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
每次活动,张金伟都忙前忙后。这些点滴付出,不仅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和帮助,更让鲜红党旗在社会服务一线飘扬,成为监区响亮的党建品牌。“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一切都值得。”张金伟如是说。
从晨曦中的监舍巡查到夜里的谈心教育,从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到教育改造的春风化雨,他们让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让“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监狱工作方针绽放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