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我想这是一个终身的爱好。”
读书不止,不止读书。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安顺监狱民警与大家分享一本好书,让阅读遇见美好,滋养身心,赋能成长!
监狱办公室民警谢冬冬:
“我见过的不幸太多,从来没有沮丧过。”陈年喜在《微尘》开篇写道。当全网在贩卖“焦虑、内耗”时,大数据将很多灌满“鸡汤”的书或文案铺天盖地推向我们,企图缓解我们被迫裹挟的慌张。作者以凝练的笔触,将一群为了生活奔走四方,虽历尽生死磨砺,仍然努力生活的坚韧展现在我们眼前。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虽微不足道,但落地仍有它的重量。
世界和生活从不慌张,慌张的是被世界和生活押解着的每一个人。我想将《微尘》推荐给大家,或许,你会从中找到缓解焦虑的方法。
劳动改造科民警何莎:
《墨菲定律》中列举了200多个经典定律,是人们从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精华。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幸福有三诀,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二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第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各种不同的错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正确面对错误,而不是去逃避。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很多这样类似的错误,有时会烦恼生气发脾气,等冷静下来发现,错误会不经易的发生,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找出解决错误的方法,学会理性对待,这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劳动保障科民警娄敏:
最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部让我深受启发的好书。书中主要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孙家的发展史和变迁史,孙家每一个人的成长、奋斗历程以及与他们有关联的人物个性特征的描写,让我深刻感受到时代变迁下生活的心酸与不易,他们在困难面前从未低头认输的勇敢也让我钦佩不已。
“人只有劳动才有价值”“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这些平凡又朴实的话在作品中闪光,深深鼓励着每一个为美好奋斗的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奋发向上。
教育改造科民警吴松:
我喜欢读《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用幽默风趣的笔法,将明朝这段历史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本书从1344年到1644年,涵盖了整整三百年的历史。作者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通过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权贵、小人物命运的展示,让我对明朝的政治、战争、官场、经济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些故事,我更加了解了明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明朝的历史不再是一些干燥的数据和事件,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历史原来可以这么有趣。我也开始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了。历史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的根基。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指导未来。
工会办民警谢宜红:
《易经》是中华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四书五经”之一,被大家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内容丰富,哲学思想深邃,其文化精神已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它,中华传统中医思想源于它。
读了《易经》,我感悟最深的有两句话,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源自于《易经》第一卦乾卦,它告诉我们,要向天一样刚健,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就个体而言,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努力提升自己,做到自信自强,学无止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源自于《易经》第二卦坤卦,它告诉我们,我们要有大地一样宽厚的品德,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就个体而言,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肚量。
公司办公室民警黄婕:
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岁月历练的优雅·杨绛传》。作者文方,从第三人称亦或是良友的视角,根据杨绛先生的事迹和自传,用回忆的方式娓娓叙述着杨绛先生的一生。
翻开书页,在作者细腻、朴实的辞藻间,我好似闻到清列的梅香在文字里清幽浮动。在历史洪流中较为暗淡的那一段时代背景下,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谴责不公,她依然保持着那份淡然和从容,面对生活的难题和困境,不放弃对这个世界的善意,这才是让我最为动容的部分。这不是一本自传,这是一首对生命旅程的颂歌,我时常在面对生活的不意和困难时,想起杨绛老师对生命的敬重,对生活的坦然,对知识的渴求,想到她的坚韧、良善和不屈,她一生的事迹,看似无心的选择,但放在今天的你我,可否能向她一直保持着信念,在无声的时间长河里绽放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