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警官,谢谢您!温暖我女儿受伤的心灵……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警官,谢谢您!温暖我女儿受伤的心灵!也感谢监狱各部门的关怀、帮助。今天,梦已成真!”

……

日前,安顺监狱心理矫治中心民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利娟,收到一封罪犯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监狱用心帮教的感激之情。信的背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一次会见监狱高度重视

“小雨(化名)最近晕倒好几次了,不想读书,我们不晓得咋个办。”

8月1日,安顺监狱服刑的罪犯余某,在亲情会见中听到母亲讲述女儿近况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恨自己,因为服刑,不仅没能让女儿享受到父爱,还成为女儿成长的绊脚石,让年迈的父母操心劳累。

这一幕,被一旁的民警及时记录。

余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余刑还长达11年。小雨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缺少父爱,小雨越来越孤独,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伤心哭泣。

余某及其女儿的事,引起了监区和监狱的高度重视。为了改造余某,也为了稳定小雨的情绪,监狱制定了针对父女俩的帮教计划。

一次心理辅导看到曙光

“来,喝杯水!你叫小雨吗?”

“嗯!”

9月5日11时,在安顺监狱心理矫治中心办公室,王利娟见到了前来与父亲会见的小雨。初见陌生人,小雨显得不知所措,用长长的刘海把脸遮住了三分之二,一直埋头用手指扣着外套袖口。

为缓和气氛,王利娟与小雨拉起了家常。慢慢地,小雨话开始多了一点……

交谈中,王利娟了解到,小雨读小学时因为父亲服刑被周围的人嘲笑,情绪就开始出现问题。特别是升入初中后,加上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更加低落,出现不愿意交流、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自伤等情况。

听着小雨道出这些年的经历,王利娟轻轻地抱了一下她说道:“这些年,你一个人承受了这么多,太不容易了!”

“呜呜呜呜……”埋藏内心多年的心事终于被人理解,小雨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王利娟告诉小雨,很多父母犯罪的孩子,都可能会遇到和她同样的情况,也有许多人成功走出了心理阴霾。

当天,王利娟单独约见了小雨奶奶,告诉她生活中如何更好与小雨相处,科普抑郁症相关知识,并指导她如何到当地医院精神科就诊、服药注意事项等。

“谢谢阿姨!”“谢谢警官!”

近一个半小时的谈心,小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腼腆的笑容,奶奶也拉着王利娟的手不停地道谢,并约定假期再来。

多次亲情电话收获希望

为了进一步跟踪小雨回家后的恢复情况,监区多次安排余某拨打亲情电话、对其开展个别教育谈话。“小雨同意去治疗了,开朗了很多,你一定要好好谢谢警官,好好改造。”

在电话中,母亲告诉余某,经过王警官的心理辅导,加上药物治疗,小雨回家后变化很大。

“现在小雨好多了。”

“假期记得带小雨来,请警官再开导一下她。”

11月8日,余某再次拨打了家人的亲情电话,听到女儿情绪稳定,余某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对未来的改造之路充满信心。为表达对监狱的帮教之情,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

一次重视,多次沟通,三个多月的持续跟踪,余某女儿的心理状态慢慢地步入正轨,余某的改造状态也越来越好。

一直以来,安顺监狱高度重视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亲情感化、激励作用,积极搭建罪犯与家属希望的桥梁,形成双向促进的良好循环推动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