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面庞遇见庄严的警徽,热血的誓言回荡在高墙内外。近日,安顺监狱迎来2025年度第一批新招录民警,8名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正式加入安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
让我们一睹新警风采,聆听他们的从警心声!
杨宗全,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狱内侦查学专业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让我懂得:这身藏蓝背后,是责任,是坚守,是用专业守护特殊秩序的使命。生活中,我喜欢换上跑鞋,用脚步叩击大地,用汗水突破自我;或是挥动羽毛球拍,在与队友的默契配合里,体会攻防转换的灵动……这些热爱,恰如职业追求般,教会我在坚持中沉淀,在互动中成长。
选择穿上这身警服,无关乎警种的标签,只源于年少时便扎根心底的藏蓝梦。在我眼中,警察二字的分量,从不在“街头巡逻”与“高墙坚守”的差异里,而在那份“守护”的初心之中。无论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寻常安宁,还是守护高墙之内的特殊秩序,都是在用责任丈量正义,用行动诠释担当,这份共通的使命,便是我奔赴而来的全部理由。
从课本上的“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到实习时亲眼见证的鲜活实践,监狱工作在我心中,早已跳出了“冰冷高墙”的刻板印象,蜕变为一幅兼具刚性与温度的立体画卷。它既有雷霆万钧的一面,以法律之名划定边界,让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回应,这是规则不可撼动的威严;更有春风化雨的另一面,通过教育引导剥去蒙尘的认知,用技能培训点亮重生的希望,让迷途者在约束中学会自省,在引导中找到归途。
短期里,我愿成为一块海绵,在岗位实践中吸纳经验,早日褪去青涩,成为监管一线上能扛事、可信赖的力量;长远来看,更想成为一名“摆渡人”,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探索改造工作的更多可能,让高墙内的每一份努力都通向光明,让自己的从警之路,始终映照着初心的光亮。
廖先文,毕业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能够加入安顺监狱这个大家庭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校期间“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忠诚教育使法治信仰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深深植入了我的心中,我想要守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
在校期间我曾在杭州的监狱实习,短暂的实习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丝不苟的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改造好每一个犯错的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在改造过程中真正意识到重返社会后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希望自己一要尽快适应岗位,夯实基础熟练掌握监狱执法流程。二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期在监管改造、教育矫治、管理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为监狱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韩维晨,毕业于吉林工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此前,我投身于运营商网络传输维护工作,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培养了我严谨细致、责任心强的工作态度。闲暇时光,我热衷于滑雪与徒步,在雪道上风驰电掣、在山林中探索前行,不仅锻炼了体魄,更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曾听闻一位老民警讲述,他通过长期的耐心沟通与专业引导,让一名原本抗拒改造、态度恶劣的罪犯逐渐敞开心扉,最终积极改造并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这个案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深刻领悟到“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理念的精髓——惩罚是手段,改造才是根本目的。
未来,我希望自己尽快熟悉监狱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成长为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民警,让更多罪犯在改造中重获新生,为监狱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杨波,双学士学位,先后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和西南大学法学专业,并持有法律职业资格C证。
成为一名监狱民警前,我在自然资源部门工作。在办公室,我学到了组织人事和保密宣传等工作所需的缜密思维;在规划监督管理股,我学到了与办事群众的真诚相待和对原则的坚守。更重要的,无论是违法用地查处,还是生态修复,我都深刻体会到了“守护”两个字所承载的重大责任,也让我明白,破坏或许只需一时,但修复却需要专业的能力和持久的耐心。或许,这也是与监狱工作的相通之处,有着一样的精神内核:守护与修复。
在自然资源部门,修复的是绿水青山,保障的是群众居住安全和需求与城市经济发展;而在监狱,我将守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和人性的希望,拯救迷失的灵魂。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同时,帮助罪犯认识错误、重塑人格,最终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作为新干警,我深知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将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以勤学好问的求之心积淀能力,以笃行不怠的韧劲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