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上下相继按下暂停键。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心系国家,挺身而出;他们团结一致,砥砺前行;他们尽职尽责,守护一方,让“爱和希望”成为了那段时间的主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两代行医的家庭,看看发生在他们家的故事。
跑掉半箱油,备齐防疫物资
时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忙着备年货,张忠华的妻子吕雪梅却接到来自单位(安顺市贵航三0二医院)的电话:“取消休假,全员上岗”。
吕雪梅把刚买好的年货交给丈夫,准备赶回单位,这个由医生、警察组成的家庭早就习惯了节假日的加班模式,张忠华淡然的笑了笑,说:“赶快去吧,武汉封城了,可能我们单位也马上要召回了”。
话音刚落,张忠华接到紧急命令,为监狱疫情防控需要,需立即筹备防疫物资。临近过年,市场上的医药公司、防疫设备公司均已放假,去哪里购买物资呢?张忠华把妻子送到医院后,一边打电话询问同事,一边沿路寻找着。从城东跑到城西,从小商品市场跑到农贸市场,跑遍安顺市辖区内的所有药店、医药公司,终于在一家年货市场的商户那买到库存仅有的6个消杀桶,备齐所需的酒精、消毒水、体温测试仪等医疗物资,连夜送进监狱。
从那天开始,张家的战“疫”枪声就已打响。
特殊时期的“救人一命”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务民警,张忠华身兼警察和医生的双重身份,监管区内的工作是他的主战场。
局长1号令下达后,张忠华主动申请加入到第一批封监执勤民警队伍中。每天环境消杀、罪犯体温检测和统计、宣传教育、普及防疫知识、全监覆盖式巡诊、防疫物资储备清点、造册发放等一系列工作让他忙得日不暇给。
“最初的防疫工作,大家都没有经验,像一团线一样,庞杂而冗乱。我们边学边做,根据上级的指导,一步步将防疫工作理清晰,步入正轨。”张忠华回忆那段经历时说。
2月13日晚上11:00,张忠华正在清点防疫物资,突然接到一监区的紧急“求助”,称罪犯李某某突发胸疼,胸闷,呼吸困难,当时李某某心率已达200次/分,血压80/50mmHg,氧饱和度下降,病情十分危急。
接诊后,张忠华立即展开抢救,稳定血压,改善呼吸循环,打开静脉通道,同时进行相关检查,立即判断李某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然而监狱医院救治条件有限,无救治所需的“胺碘酮”等特殊药品储备,医疗设备达不到救治要求。换做平时,这样的病例会立即转诊到医疗条件完善的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但时值疫情高峰期,转诊面临较大风险。经请示监狱领导后,决定采取紧急购进所需药品,就地抢救治疗的方式。凌晨,经多方联动,紧急将药品消杀后送进监区;通过及时、准确的救治,04:00点,李某某心率转窦(90次/分),血压稳定,症状缓解,抢救成功!
2月初的安顺,仍是天寒地坼。经过近5个小时紧张的抢救,张忠华的冬执勤服已被汗水浸湿,观察罪犯心率正常后,身材瘦削的他才放心地更换了一套干净的警服,给自己冲了一杯葡萄糖,缓解通宵达旦的疲惫。
特殊时期,为避免感染风险,张忠华用自己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职业素养成功挽救了罪犯的生命,有力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监狱的安全稳定。
全家总动员 三地齐抗疫
张忠华封监执勤后,妻子也在医院“战斗”着,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无暇照顾家里8岁和3岁的孩子。某天中午,8岁的“姐姐”打电话给爸爸张忠华,当时张忠华在忙,没能接到电话,等他忙完回拨过去时,“姐姐”在电话中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我打你和妈妈的电话都没有接,弟弟哭了,我想他可能饿了,就用微波炉热粥给它喝,但是好像糊了……”。张忠华内心充满了愧疚,可是任务在身,一定要想办法克服,不给组织添麻烦。
张忠华拿起电话向岳父岳母求助,谁知作为村医的岳父岳母也正在村防控点值守,向所在社区说明情况后,同意其岳母撤下来照顾两个孩子,岳父继续坚守在关岭县的疫情防控点,在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的排查中忙碌着。
张忠华的哥哥、嫂子是大方县安乐乡的村医。大年初二,这对医生伉俪也双双投入疫情防控战场,嫂子说:“疫情关头,作为医生,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这片净土”。
原本要回大方老家过年的张忠华,封监执勤后打电话给父亲解释情况。父亲因患“脑梗后遗症”,平时说话略微含糊,这次却清晰的嘱咐道:“你们是医生,我理解。为了医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了我们的国家,安心去战斗,等疫情过后,我们一家再补上一顿团圆饭”。
这一家人,两代行医,安顺、关岭、大方三地同心抗疫。在这场战“疫”里,处处是困难和危险,但是他们,迎难而上,绝不退后,举全家之力战疫情。这是一个家族朴素而坚毅的家国情怀,这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好家风”,用小家描绘大爱,用奉献书写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