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成长日记丨那些防疫工作中无法拭去的片段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

“喻区长上课了,喜欢计算机的自备凳子,到一楼学习室集合!”,楼道里传来熙熙攘攘的脚步声,随之又安静下来,只听见学习室里抑扬顿挫的授课声响起。我不禁有些好奇,悄悄探头看了看,学习室里整整齐齐地坐着六七十个人在认真听讲,副监区长喻晓正绘声绘色地讲解着计算机基础知识,屏幕上的课件不时地滚动。

喻晓,安顺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计算机专业毕业,从警15年,一直从事监管一线工作,虽然工作与专业无关,但出于个人爱好,总想将专业知识与监狱工作结合起来。疫情防控期间,监狱执行封闭式管理,民警监内工作时间大幅增加,于是喻晓便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和空闲时间,组织有兴趣爱好的罪犯开设计算机兴趣班。兴趣班开班后,常看到他坐在电脑面前准备课程、制作课件,时常要忙碌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但他给罪犯讲授计算机知识时却“满血复活”,毫无倦意。

“疫情期间,待在监内的时间多了,就想着尽自己所能教他们一些基本的东西,这样他们刑释后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能有效分散罪犯对疫情的惶恐,缓解罪犯的改造压力。”在谈及开设兴趣班初衷时,他这样说。

根据罪犯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罪犯中成立、发展各种不同的兴趣小组,开设兴趣班,由监区有特长或爱好的民警负责指导和管理,能有效促进罪犯在改造中自觉学习、学有所得、快乐改造。

(二)

“卢干,能不能帮我调个铺”“卢干,我的血压药快没了”“卢干,报减什么时候开始”“卢干,......”。这一次的防疫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大半夜起来值守监控时的困乏,也不是在处理减刑材料时密密麻麻的卷宗,而是这种声音。基本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响起。“卢干”则是民警卢启,同事们纷纷调侃他,“什么卢干,你这是卢老师”。

我也问过卢启,那么多人来找你,一个说请你帮调铺,一个说洗衣粉用完了,一个说起夜太频繁......调铺就不说了,主要你又不是“管家”,也不是医生,洗衣粉用完、起夜频繁都来找你?他的回答令我赧然:“其实他们说的这些都是小事,稍微费点心就解决了,重要的是这些小事背后的东西。有人想调铺,并不是直接给他调就完事了,得去关注他是不是与同室有矛盾,更多的并不是真的想换铺,只是希望我帮忙调解矛盾;说洗衣粉香皂没了,也不是希望我给他找洗衣粉香皂,更多的是想家了,疫情期间不能接见,半年没有家人音讯,想打个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那些说身体出了问题的,却不直接说带去医院,是他们想倾诉烦闷心情,有对自己身体的担忧,还有对改造的不自信。入夏天气变躁,加上疫情期间,更容易引起烦躁不安,这就得关注他们的日常改造生活,平时多关心、多鼓励.....”

听到这,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来找“卢老师”了!

(三)

每天吃午饭的时候,总会闻到一股药香味。不用猜也知道,又是民警贺承启开始进行他的“养生”项目了。

第一天封监备勤的时候,看到他从包里拿出一个药罐和一大包中药,一起备勤的监区长李航就很关心他的身体状况,问他要不要先回家休息休息。他回答道:“一点小毛病没什么大问题,自己能够坚持”。

于是每天早晚都能够闻到这药香。我想,执勤这么辛苦,条件也不好,还要把中药带在身边,每天费劲熬煮、准时服用,绝不会只是什么小毛病。私底下问过他,你这是疫情不退警察不退么?要不还是请个假。他笑了笑说:“算了,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是固定班次,每次进来时间又长,每班人手又都很紧,一个萝卜一个坑,监区其他同事都有自己的职责,如果自己请假,就得另一个人补上,增加的是其他人的负担,自己能够坚持就坚持嘛。”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抹微笑。防疫工作中,他们言传身教,为我拼凑起一个个难以忘怀的片段,在以后的从警生涯中,它们将是我成长的“滋补品”,值得反复品读!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