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民警风采】医院老刘的坚守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赫尔曼·黑塞

“刘警官,我们的烧水桶坏了,水烧不开,能不能请您想想办法。”“刘警官,您有空吗,最近家里有点事,我想和您聊一下。”一个微胖的身影在安顺监狱医院罪犯监舍走廊上忙碌着,他是监狱医院民警刘尧文。

入警十余年,刘尧文在每一个值班日都是这样度过。他是监狱医院经验最丰富的的管教民警,也是罪犯心中最信赖的民警,每当改造遇到困难,罪犯们总是第一个想起刘警官。

罪犯姜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姜某患间歇性精神病,服刑以来从未有家人探视,罪重刑长,更没有亲人的关心,看不到人生希望的姜某试图自伤自残,一度成为监狱医院挂牌的重点罪犯。在了解姜某的情况后,刘警官积极与其亲人联系,隔一段时间就告知姜某亲人其在改造上取得的进步,并多次动员说服姜某亲人关心姜某,用亲情的力量感化姜某,促进其认罪悔罪、稳定改造。“时光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警官终于消除了姜某与其家庭的隔阂,姜父亲笔写了一封信,从东北寄到了监狱,这封信承载着父亲对姜某的深切思念以及殷殷嘱托,姜某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不禁潸然泪下。在亲情的鼓励和刘警官的关心下,姜某的状态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积极参与改造学习和集体活动,他表示:“我一定不会辜负刘警官的一片苦心。”

“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刘哥。”这是年轻民警入职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在同事心目中,刘尧文是一个靠得住的“大管家”,而面对年轻民警的请教,他也总是耐心地指导,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工作之外,家在外地的年轻民警结婚,他接连值守数日,仍忙前忙后为新郎官张罗婚事,他始终用自己的善良和热忱让监狱医院这个集体更加温暖和团结。

秋夜晚风,星辰漫天,带着工作一天的疲惫,刘尧文接通了妻子的电话,用略带愧疚的语气询问着孩子的情况、问候着家里老人。家里的电话每次值班的夜里都会按时打来,妻子的关心也时刻萦绕在心。但每当工作与家庭出现冲突时,他总会义无反顾地走向岗位。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作为业务骨干,他是参与封监执勤时间最长的一批民警,在监管区内坚守执勤一百多天,期间曾连续执勤四十九天,他用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守护着高墙内庚子新春的平安祥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身着警服,责无旁贷。”

十余年如一日,刘尧文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改造工作,他的两鬓渐露青丝,身材也开始微微发胖,大家曾经口中的“小刘”也成长为人人信赖的“老刘”。唯一不变的是他那颗为保安全、促改造奉献一切的热忱初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