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和规范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戒治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司法部发布“针灸治疗戒毒人员孙某某海洛因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案例”“通过认知疗法和内观疗法帮助戒毒人员陈某缓解焦虑抑郁的案例”“回避型人格的青年戒毒人员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戒毒人员严某运动干预康复训练案例”“成立普法宣讲团开展对外禁毒宣传工作的案例”5件案例,旨在围绕教育戒治中心任务,向社会展示戒毒工作优秀成果,为全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提供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优秀戒治工作经验,巩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取得的成果。
此次发布的案例,涵盖教育矫正、戒毒医疗、康复训练、禁毒宣传教育、综合性教育戒治5个方面,展示了不同人群、不同情形、不同戒治手段运用取得的戒治经验和成果,充分反映了司法行政戒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和指导性。例如,针对海洛因吸毒人员在早期脱毒治疗后,神经、免疫系统功能在一段时期内仍然紊乱,易出现各种躯体、精神不适等稽延性戒断症状,戒毒民警结合传统中医针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利用针灸促进药物治疗,并减轻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消除稽延性症状,达到了戒除毒瘾并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据介绍,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将司法为民作为工作中心,坚持规范化执法、人文化管理、专业化戒毒、社会化矫治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戒治质量和效果。目前,以分期分区为基础、以专业中心为支撑、以科学戒治为核心、以衔接帮扶为延伸,符合戒毒工作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已经建成,戒断率不断提高,复吸率持续下降,戒毒工作质效、戒治水平、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以上案例均可在12348中国法网的“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搜索查阅。
案例一:
针灸治疗戒毒人员孙某某
海洛因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案例
患者孙某某,男,吸食海洛因5年,以烫吸方式为主,偶尔采用肌注方式。吸食海洛因当天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拘留所经过15天的脱毒治疗后,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入所体检情况:自诉心慌胸闷,感觉忽冷忽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入睡困难,近期出现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得分为16分,严重程度为中度。
戒毒民警结合该戒毒人员既往病史和入所体检情况,可以得出:有明显的海洛因吸毒史且未间断;吸毒次数频繁、量大;刚刚经历急性脱毒期;出现睡眠障碍、四肢关节肌肉酸痛和心动过速、忽冷忽热、腹痛腹泻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得分为16分;因此该戒毒人员可确诊为海洛因脱毒治疗后产生的稽延性戒断症状。
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往往以对症处理为主,用于治疗此类症状的药物多为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物,这类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和依赖性,使用不当会造成新的依赖。因此,戒毒民警另辟蹊径,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研究表明有72%的海洛因依赖者在T5—T7棘突周围可出现压痛点,并随躯体症状的缓解而逐渐减弱,该患者也有类似症状,所以选取背部夹脊穴进行针灸。另外考虑患者出现的其他伴随症状和长期吸毒相关,整体身体状况较差,选取部分四肢穴位以达到补益气血、宁心安神、扶正固本之功。
经过四周针灸治疗,并辅以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辅导,该戒毒人员失眠、腹痛等稽延性戒断症状消失,身体、情绪良好,体重增加,ALT、AST等肝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从戒毒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出稽延性戒断症状有一定的自然改善性,但与针灸相比,针灸治疗能较早地干预和治疗稽延症状。一般认为稽延性戒断症状阶段是复吸的高发阶段,因此,针灸的早期干预不仅能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还具有有效的抗复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