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监狱文化 > 改造动态
改造罪犯之“立竿见影”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指导员刘成坤愁容满面地坐在办公桌前,沉默得像一尊雕像!今天又收到一名罪犯妻子提起离婚诉讼的开庭告知书,这个星期已经第三起了。告知罪犯容易,稳定罪犯情绪却难。处于人生低谷的罪犯,最脆弱的地方就是爱心和亲情!爱心和亲情,正是罪犯连接未来和希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根“救命稻草”断了,或许就会给罪犯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才是分监区最大的安全隐患。


谈心谈话寻转机


      刘成坤问罪犯肖某:“假如你老婆要和你离婚,你怎么想,怎样做?”

     “指导员,我不想离婚!”

    “离不离,那要看你的表现,和你老婆先通个电话吧……”将开庭告知书递给肖某之前,刘成坤事先通过亲情电话和肖某妻子进行了预谈:肖某现在表现非常积极,目前已经获得了两个表扬,马上就可以提请减刑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一些鼓励呢?

     考虑到孩子年纪还小,肖某又决心痛改前非,其妻终于答应肖某:“只要你好好改造,离婚的事一笔勾销;如果你不知悔改,离婚的事没完没了!”


      

     分监区教育干事申程匀组织罪犯拨打亲情电话时,罪犯杨某却主动放弃了本月拨打亲情电话的机会(根据监狱相关规定,现实表现良好的罪犯每月可申请拨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次亲情电话限时五分钟),申程匀问明原因之后,对杨犯赞许地点了点头。


     

    在随后的分监区集体教育大会上,申程匀不失时机地“借题发挥”:“杨某因为担心刚做开颅手术的母亲听见自己的声音,情绪激动影响病情,因此主动放弃了这个月拨打亲情电话的机会!什么是孝?这就是孝!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不再执迷不悟,这就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道自己伤了父母的心,不再让父母担惊受怕,晓得关心和心痛父母,这就是孝顺。


    然而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口口声声说爱家人,却言行不一。自己违法犯罪被关进监狱,仍不知悔改,还经常违反监规纪律,甚至狱内又犯罪,再次让父母伤心,让家人流泪,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孝’吗!”会场内不少罪犯低下了头,有的羞红了脸,有的悄悄抹泪……

   “警官你好,我服刑前网贷了3万元,贷款一年,刑满后,借贷机构要我偿还本息10万元,我必须还吗?”

    “年利率超过24%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除本息37200元,其他部分可以拒绝偿还。”

     ——民警在解答中带着一些幽默,使习艺区罪犯笑声不断……


   

     一监区一分监区“心扉”广播站的“心扉小百度”栏目,每周一次由民警对罪犯的疑问进行解答;“改造心声播报”栏目,由分监区罪犯自行撰写改造心声稿件,经民警审核后,通过广播分享改造心得,初步达到了罪犯“自我教育、携手改造、共同进步”的效果。该广播站陪伴罪犯两年多,共收到稿件4000余篇,已逐步成为罪犯服刑改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分监区民警教育改造罪犯的主阵地之一。


     

      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从来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它是矫正罪犯畸形人格,帮助罪犯重塑“三观”、培养罪犯良好行为习惯的漫长的内化教育过程。需要罪犯从灵魂深处获取正确认知,获得思想、道德观念的根本改变;需要民警的春雨润物和潜移默化。为此,监狱民警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定力和决心,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地敲打,方能教育改造好更多的罪犯。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北斗山监狱一监区一分监区民警,正是抓住罪犯的每一个“闪光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罪犯再社会化漫长而艰巨的教育改造进程中,实现了促进罪犯新生的“短、平、快”,收到了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祝愿他们持之以恒,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跬步而至千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