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15年5月,有幸到浙江大学学习。翻开浙江大学的简介,展翅飞翔的求是鹰醒目而特别,这是浙江大学的校徽。老师告诉我们,鹰的寿命一般为七十年,但它在四十年左右时,要作一次艰难的选择,要么拔掉自己沉重的羽毛和蜕掉老化的爪子,获得又一次新生;要么经不起拔毛之苦和蜕爪之痛而饿死自己。作为贵州人,对校徽求是鹰的理解,更加倍感激动。浙江大学建校于1897年,前身是求是书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面临着与求是鹰一样的选择,最终,作出了痛苦的决定,辗转西迁至贵州遵义。那一年,浙江大学刚好40岁。也就是这样的选择,在黔中大地留下了浙江大学的成就足迹,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为“东方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浙江杭州。一番磨难,求是鹰代表浙大的“求是”精神,寓意着浙江大学师生,继承发扬“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严谨治学,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

在浙江大学,漫步于校园的悠闲已不复存在了,莘莘学子奔波于学习与生活之间。简单的早点之后,直奔教室,他们怕错过一堂经典的讲座;晚上的微灯下,在24小时开放的教室和图书馆里,也不会放弃吸取知识营养的大好时光。他们必须利用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社会,荒度的是光阴,失去的是生存、发展的机会。

在浙江大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句简单不过的训话,我却没有做到,也许做到不容易。回想起来,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运动,垂钓,娱乐等工作之余的爱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吗?这些终究因为身体、因为年龄、朋友圈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会成为你一的生活方式。细心观察和询问身边的同事、朋友,他们还真的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一位老领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学习,都在记笔记。我们要记住他,向他学习,他基本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郑显贵教授说,历史上各朝代有那一位时代的富豪是被记住的,但历史上的学者却创造了中国的几千年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他们被世人记住了,并且传承影响着世界人民。我们不需要成为历史记载的圣人,但我们要学会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时代造就人,我们必须追捧时代,但时代求是鹰精神已经远离了我们青年的一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更要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复兴之路才更宽广,才更美好!

走出浙江大学,离开百年学府,留给自己的是一生的财富人生道路上,思维更加清晰了。

                           (/周成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