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张哥的大茶缸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张哥,头发又染过了?”

“张哥,孩子放假了,你终于可以多陪陪嫂子和孩子了。”

“张哥,你说的那个罪犯,我已经和他谈过话了,你好好休息。”

“张哥……”

    大家口中的张哥,是毕节监狱二监区三分监区的张建华同志。张建华,三级警督,二级警长,工作近三十年以来,扎根基层一线,用他的话说,在带班的岗位上才能找到那一份独有的感觉,如茶一般在记忆的长河里将人生波澜都敛收成杯碗中的静波,任时光飞逝,只还他人一片清凉。

张哥喜欢喝茶,而且量大,所以瞧不上小茶杯,他的搪瓷茶缸满是岁月的痕迹。张哥常说,做人做事要用宽怀的心胸去包容别人,去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张哥的话如他的茶缸那样质朴、肃静,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对生活的执着。如一杯茶,一口苦,口涩;三口甜,回味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

我和张哥搭档半年有余,张哥作为我的“传帮带”师父,是我工作上的启明灯。起初一个星期下来,我没记住张哥脸上是否有痣,却记下了他的大茶缸上有一簇黄白相间的牡丹图。“做我们这个工作,前提就是要守时,坚决不能提前下班。”这是张哥给我这个徒弟立下的第一条“门规”,要求我工作要有责任心、有时间观念,突出重点,抓住突破口,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张哥苦恼于头顶的白发,故而常常染发,他染发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我有一颗年轻激进的心,我不服老,所以我把头发染黑,提醒自己还是二十五岁的小青年。”怀揣年轻心态的张哥在干工作时积极主动、认真仔细。分监区的刺头都被调到了他的警务区,临近下班时要把罪犯矛盾完全化解、和同事作好交接,张哥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有一次,一名老龄罪犯黄某某因违规被扣分处理,该犯以年纪大、患病为由抗拒改造,我找其谈话效果甚微。张哥看在眼里,计从心来。收工后找到黄某某,从违规违纪、做人处事的原则循循善诱,给黄犯剖析问题,直击要害,他用灵活多变的思维破解难题,最后黄某某痛哭悔恨,承认错误,保证改过自新、积极改造。看着哭泣的黄某某,我的心被扎了一下:我什么时候也能把一个五十多岁的罪犯说哭了,是不是我就可以“出师”了?在给张哥把茶续满后,得到张哥的答案———攻心为上。

张哥乐于给新同事分享他的工作经验,分析事情处理方法和案例发生的原因,还用“反面教材”来告诫我们工作要恪尽职守,把工作做细、做实等。有一次,罪犯赵某某因报数问题和他犯拌嘴,有引发打架的可能,我立即分开二人后进行教育谈话。赵某某认为自己“吃亏”在先,拒不承认错误,我的谈话陷入了僵局。张哥知道后安慰我不要心急。转身立即找赵犯谈话,前后不到五分钟,赵犯向对方道歉,二人矛盾成功化解。我不知道张哥这五分钟内谈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我能想象张哥那运筹帷幄的把控能力在这次谈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我每次和新同事谈论工作时都会以此事开头。张哥总说:“人如茶,饱含水分越多的茶叶越容易沉下去,相反则浮在水面或者东摇西晃,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不去张扬。”

如今,因工作需要,我已不再和张哥搭档,张哥的徒弟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张哥的茶缸依旧,空着,是对宁静岁月的印刻;满茶,是对工作和生活的知足常乐;喝一口,回味,茶香四溢,犹如回望来时路的满足,谦虚有礼,涵养如茶。茶如此,人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