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朱郎:变的是制服颜色,不变的是忠诚本色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朱郎,2015年9月入伍,2017年9月退役。在部队先后担任连队战士,营部办公室文书、军械员。


为实现自己的军人梦想,2015年9月朱郎应征入伍,于2017年9月退出现役。服役的两年时间里,荣获“优秀义务兵”两次,收获两枚“优秀义务兵”勋章,这两枚勋章是他人生旅途镌刻下雪域高原的足迹,记录着一份守土保疆的信仰。在那段旅程里,朱郎真切地感受着缺氧环境下呼吸的急促,强紫外线下脸部肌肤的灼烧,高寒气候里关节的刺痛……而这些,正是每一名西藏军人的日常。


义无反顾 携笔从戎

朱郎的军旅故事要从一本叫《我在天堂等你》的小说讲起,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藏解放西藏的辉煌历程和感人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里面的情节让朱郎数次哽咽……当他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刻,一个无比强烈的想法产生了——参军入伍,去祖国最需要的雪域边疆服役!

2015年,金秋九月,刚刚结束大一时光的朱郎接到入伍通知书,办理好学籍保留手续后,穿上迷彩服,胸前挂着大红花,登上飞往拉萨的运兵专机,开启了他的两年军旅生涯!


当班机飞临贡嘎机场上空,透过舷窗看到延绵不绝的巍峨高山,银装素裹的茫茫雪原,川流不息的雅鲁藏江……走出机场,来不及细看这异域风光,朱郎便和大家一起登上了早已等候的军绿大卡。卡车在公路上疾行,蔚蓝的天空、奔腾的雅江、高耸的山峰从车窗外掠过,内心的激动和高原反应的不适如两股激流在体内冲撞,痛并快乐着。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行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九月的营区,行车道两旁绽放着欣欣向荣的格桑花,以她最美丽的姿态欢迎我们的到来。”采访中,朱郎说。


脱胎换骨 淬火成钢

新兵3个月的生活如期而至,各种军事科目训练也随之展开,“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保持警惕”正是新兵连的真实写照,从起床号响起就要开始紧张而充实的训练。

拖地不是用拖把而是用毛巾,蹲在地上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在规定时间内擦得干干净净;床单要没有褶皱,被子要叠成标准的“豆腐块”;在太阳的暴晒下站军姿,在铁丝刺网下满是泥泞的地面练习匍匐前进,在满是沙子石头的地面学习战术,手肘和膝盖磨得鲜血淋淋,衣袖和裤腿和血肉长在一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朱郎说这些经历和体验,正是铁血军人最好的诠释。


祖国山河 寸土不丢

2017年6月18日,距离朱郎所在营区驻地不远的地方——洞朗,烽烟骤起,外军悍然越过我边境线,“领土主权”这个对军人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的词语,再一次让他们每一名驻藏官兵热血沸腾。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就是要直面来犯之敌,军人的信仰就是绝不把领土守小,绝不把国土守丢。


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朱郎所在营部所有官兵服从上级命令,迅速拉动,搭建帐篷,驻扎于边境线附近。接到命令那天,一个小时后全体出发,好像为了这一刻大家都等了很久。“我看到斗志昂扬的战友们奔跑的脚步,看到扬起漫天黄土的军车一辆接着一辆,看到我们的首长,车还没停稳就跳下来安排任务……”

卸下军装 穿上警服

朱郎总是对象征着责任与担当的制服无比向往。2020年大学毕业后,于2021年3月份通过公务员招考到贵州省毕节监狱工作,如愿穿上了庄严神圣的警服,完成了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的换装过程。

七八月的贵阳骄阳似火,顶着烈日站军姿、擒敌拳、射击训练、警械具使用、警棍盾牌术、人身防卫术、突发事件处置……朱郎说,新警培训中的每次警训,回忆总会将他拉回那段新兵连的时光——烈日下站军姿的身影、战友晕倒的画面、大家疲惫后席地而睡的场景、靶场的枪声……“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又在他的脑海响起!“此刻我依然是一个“新兵”,一个警营里的兵!”朱郎说。


在监狱工作中,朱郎一直秉持部队给予我“不抛弃、不放弃”的信条。面对监区的抗改“钉子户”,他那股不服输的犟脾气又冒了出来、抱着强烈的信念,他无数次的对罪犯进行谈话引导,从一开始的不顺利,到后面走进罪犯的内心,聊过去、聊家人、聊生活、聊未来……渐渐地,罪犯逐渐解开心结并对他说:“警官,谢谢你!以后我一定端正态度,好好改造!”那一刻,朱郎身体里有股热血在翻滚,他清晰地知道,这就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意义!“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是部队留给他永远不会磨灭的信仰,对自己的工作不抛弃、不放弃,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不抛弃、不放弃!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离军不离党”,朱郎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到工作中,以崭新的精神风貌续写军人的本色,忠于监狱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绚丽的乐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