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改造动态|精准滴灌,引导他走好新生之路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2023年10月,罪犯张某转入贵州省毕节监狱八监区服刑改造。“性格孤僻多疑、报复心理极强、有暴力倾向”结合日常表现,经过分析研判,监区将张某列为重点罪犯管控,及时向职能部门通报情况,“一人一策”为其“量身定制”改造计划。

   溯源,深入分析把准性格缺陷。调阅卷宗、反复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测试……民警详细了解张某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文化层次、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综合各方面情况,对张某深入分析研究。张某自幼父母离异,从小跟随祖父生活,家庭教育缺少、亲情缺失致使其性格孤僻、心理自卑、认知偏执、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精准的研判,为监区采取针对性措施教育、转化和管控打下了基础。

管控,矫正恶习确保安全。针对张某敏感多疑、性格孤僻的性格,监区采取“内紧外松”的包控策略,随时掌握张某思想动态和学习教育、习艺劳动情况,并根据改造实际宽严并举及时调整改造措施。2024年3月,张某因内务卫生不合格受到批评教育并迁怒他人,监区从严处理的同时多次耐心细致开展谈心谈话,申明严格管理坚决打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耐心引导张某反思问题根源,正确认识自身错误行为。


教育,握指成拳奔着问题去。上下联动,部门联合发力。监区加强与狱政管理、心理矫治、教育改造等部门联动,实时共享张某思想动态、改造状态,监狱领导、管教民警适时通过谈心谈话政策攻心,教育改造和心理矫治民警定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多部门联动、多管齐下的共同努力打开张某紧闭的心门。用心用情,以情动人。监区民警和业务科室民警同向发力,从教育谈话“谁负责、谈什么、怎样谈”到文体活动润心“谁组织、做什么、怎么做”,大家始终秉承“帮一把”“拉回来”的管理理念,集思广益落实落细。


破冰,家属帮教修复亲情裂痕。拨打电话和信件往来中,细心的民警发现张某常“报喜不报忧”,孝心未泯且渴望亲情。八监区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议为引导张某走上改造正轨引入亲情力量,先后两次协调张某父母开展亲情帮教。


远隔千里的奔赴、骨肉相连的亲情、发自肺腑的倾诉让张某泪湿眼角。随着亲情裂痕不断修复,张某改造动力也不断增强,对服刑改造的认识和改造行为也悄然发生变化。


变化,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日常管理中,民警发现张某爱好阅读、喜欢音乐,想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民警便在监区图书角放置相关书籍引导张某阅读……用心用情因人施教,潜移默化终见成效,如今的张某改造自觉性更强了,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还在7月31日监狱组织开展的“声动心声·唱响希望”歌唱比赛中获奖。

从“自扫门前雪”到“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教育管理凸显成效;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分类施策一人一策的教育改造措施落实落细,张某的教育转化实践是毕节监狱强化矛盾排查化解提升教育改造成效的典型案例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