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第二女子监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建模范机关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表率”“六个过硬”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监狱主责主业,在建设“平安型、文化型、法治型、发展型、智慧型”的“五型监狱”基础上,着力打造“讲政治、守清廉、争高效、勤学习、重服务”的模范机关,为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争做模范“政治机关”
落实“三项举措”建设平安型监狱
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不断筑牢民警队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政治底色,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强化党史、英模、警示等教育内容,让“政治建警始于心,忠诚使命践于行”的女二监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强化思想领域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思想动态分析会,及时了解民警队伍思想状况,密切关注三类人群所思所想及民情社情,加强新闻宣传,坚持正确导向。
争做模范“清廉机关”
聚焦“三个到位”建设法治型监狱
执法规范到位。打造“减假暂”集中办案新模式,组织专职办案民警统一办案时间、标准和流程,集中办案、审核、纠错,使办案速度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执法公平公正。
廉政教育到位。利用罪犯现身说法、通报违纪违规案例、参观民警训诫中心“慎思阁”,结合政治家访和关心关爱等举措,不断强化民警廉洁意识,切实将廉洁教育向八小时以外延伸,筑起家庭、单位“联防墙”。
责任落实到位。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纪委监察落实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并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争做模范“高效机关”
运用“三个体系”建设智慧型监狱
构建综合管理体系。围绕“智慧强警”理念,建成以监狱指挥中心为核心,集OA办公、安全调度、狱政管理、刑罚执行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全方位支撑智慧警务、风险管控、监管改造等工作的智慧化发展,着力提升信息化预警、管理、处置等综合能力。
构建综合安防体系。建设和完善视频监控、应急报警、门禁、车底扫描等安防系统,充分利用集成动态视频监控、人员管控、报警联动等,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安全防范。
构建习艺管理体系。构成“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即调度中心,习艺、人员和工具管控三大平台,完成包含来料、设备、质量等各项监控,并以大数据为引领,让信息技术为习艺工作科技赋能。
争做模范“学习机关”
围绕“三个重点”建设文化型监狱
强化民警队伍文化教育培训。以党史教育为引领,持续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各类学习教育参训人数累计超过1600人次,进一步增强民警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涵养“正心、正行、正气”的警营文化。以多年来沉淀的监狱文化为基础,在监狱使命、监狱愿景、监狱标识等文化元素组成的核心价值体系上,更加精准实施文化创新工程。
推进“文化+N”的监区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安全”、“文化+教育”、“文化+劳动”的教育模式,营造规训引导、回归帮教等文化氛围。
争做模范“服务机关”
创新“三条路径”建设发展型监狱
首创狱务办事厅,提高行政效能和群众服务水平。推行狱务“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阳光下作业、闭环式管理”工作新模式,拓展狱务公开领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监狱良好执法新形象。
用心用情做好职工管理和服务,增强职工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分析研判职工队伍工作形势和特点,通过为职工提供在监狱就业的机会,落实退休职工生活医疗补助保障,开展下岗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帮扶,改革在职职工岗位激励制度等系列措施,有效化解队伍矛盾纠纷,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积极延伸监狱工作社会属性,努力帮助刑释人员“再社会化”。在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监狱成立了黔新归正有限公司,将监狱企业发展与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有机融合起来,积极吸纳刑释人员到公司就业,实现“监门”到“厂门”无缝衔接,“罪犯”到“职工”身份转换,极大地激发了罪犯的改造内生动力,打通了刑释、社矫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从本质上夯实了监狱安全稳定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政治效应、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
第二女子监狱将始终把中央、省委关于模范机关创建的决策部署及省直机关工委和厅局党委有关要求,同推动监狱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严格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属性,抢抓机遇勇争先,乘“五型监狱”之势奋力而上,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监狱、平安监狱工作中不断做出新成绩,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