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朋友担心,认为我平时工作较忙,又正当年青贪玩时,赡养和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婆,会不会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其实,在我心里,只要外婆能好好活着,能给我机会孝敬她、陪伴她,对我而言就是莫大的幸福。爱,要趁有生之年。”
提到外婆,舒王同志如是说。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的一种痛,痛彻心扉。舒王同志在28岁时就经历了这种痛。2010年11月,开朗要强的母亲因意外突然离世,留下外婆、他、妹妹三人相依为命。体味着羸弱多病的外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怜惜着还在读大学的妹妹的脆弱无助,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唯有收拾起自己的痛,让内心强大起来,代替母亲为外婆、为妹妹撑起一片天。
从那天起,天性顽劣的他仿佛一夜间长大成熟,“回家陪外婆”成了他下班后最重要的事。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他,除了生活上悉心照顾,让外婆感受老有所依外,更注重外婆的身心健康,使出浑身解数让外婆开心快乐。他对“孝顺”有着自己的见解:花钱为老人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是“孝”;花时间和心思让老人开心、安心、舒心是“顺”。只要老人心气好、内心感觉幸福,付出多少都值得。
为此,他不惜与外婆“斗智”。外婆心疼他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她,没有时间去享受年青人应该有的娱乐,甚至没有时间去恋爱,认为自己是他的累赘,言语中常流露出内疚和焦虑情绪,不断催促他腾出时间出去交交女朋友。他总是很顺从地答应下来,并顺势给外婆积极的心理暗示:“外婆,你要健康长寿哦!那样才能看得到我结婚生娃哈!”外婆听罢,总是一脸满足地笑着点头,吃饭也似乎香了许多。
2012年4月,外婆深夜从床上摔下导致右腿股骨骨折,医生考虑到老人年龄较大不宜手术,建议用中医保守治疗。那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外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舒王同志守候在外婆身边,每天为外婆喂食、擦身、伺候大小便、换洗衣裤床单被褥等,记不清有多久都没有睡个安稳觉,整个人憔悴消瘦。尽管如此,每次买菜回家做饭,他都将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米要淘过多次,菜要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生怕外婆吃得不卫生、不可口;由于长期卧床,外婆体内大便干结成块,不能顺利排出,为防止长期便泌造成其它病变,他一次次用手指小心翼翼地将硬块的大便从外婆肛门内抠出。几个月后,外婆逐渐痊愈,但因为卧床时间过长,又已94岁高龄,老人的腿部肌肉已出现萎缩,从此只能以轮椅代步。把外婆抱到轮椅上,舒王一本正经地对外婆说:“从此,我就是您的腿。我要在每一个晴天推着您去散步,我还要推着您到最美的地方去旅行。”他用行动践行了诺言。天气晴好的时候,在都匀市桃溪园小区、文峰公园、开发区湿地公园等,你常常会看到一位高大帅气的青年推着位老人一路走一路聊,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不久,你也听到邻居们羡慕地议论:瞧人家那小伙真不错,刚带着他外婆到海南旅行回来。带一个坐轮椅的老人出远门不容易!
去年开始,按照医嘱需要定时为外婆输液扩充血管以控制病情蔓延,但外婆害怕住院,医务人员也不方便上门服务,舒王同志就自学输液。第一次握着外婆的手,心里忐忑迟迟不能下针,外婆鼓励他:“不要怕,胆大一点,没多大的事。”由于外婆的血管缺乏弹性,第一针没有成功,退针后血就在皮肤下浸了出来,他更加紧张和不安。外婆又说:“没有关系,旁边还有一根,再试试。”这一次他屏住呼吸,按照医生交待的步骤全神贯注下了第二针,看着输液管里的回血,他重重呼了一口气,终于成功了!学会了输液技能,对他而言外婆的健康就多了一层保障,他心里的安全感更增强了一些。
从母亲去世直到现在,五年来,每天他都变着花样给外婆弄些松软可口、易于消化的饭菜;每天都要在睡前给外婆泡脚、按摩;每天都是和衣躺下,随叫随起;每天都把外婆体温的高低、床垫的干湿、卧室的冷暖挂在心上;每天都要陪老人聊聊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社会上又发生什么大事、亲戚朋友谁家婚丧嫁娶等等;有时候伏在外婆腿上讲个笑话,扮个鬼脸,常常让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而不论工作上压力再大,生活上困难再多,感情上伤痛再深,他也从不对外婆讲,总是以轻松阳光的样子面对外婆。
尽管照顾外婆要花费很多精力,但舒王同志在工作上从不懈怠,不但是生活中的孝道典型,更是工作中的业务骨干。舒王同志是都匀监狱心理矫治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承担着心理测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大量日常基础工作,也担任着该部门主办的《心灵绿洲》报编辑,工作量极为饱和,工作压力也很大。但是他始终保持阳光向上、朝气蓬勃,工作节奏快、责任心强、效率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省级优秀心理矫治工作者、省级个别教育能手、省级优秀团员等多项表彰。
生活的磨难对于强者而言是内心成长必然经历的阵痛,阵痛以后,收获了成熟,收获了担当、收获了爱。舒王同志和外婆的故事,本身并无奇特煽情处,却让身边人在平淡朴实中莫名感动。
他让我们懂得,爱,要趁有生之年。
(文: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