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省监狱系统对互联网、新媒体的认识,提升舆论引导和和舆情研判处置能力,树立新时期监狱机关新形象,5月18—23日,全省监狱系统80余人参加了此次由局新闻中心举开展的赴清华大学网络舆情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时间安排合理紧凑,课程设置科学协调,教授们的讲授深入浅出,与实际紧密结合,有理论、有案例,有教训、也有经验;没有“惊世骇俗”“哗众取宠”,更多的是循循善诱,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发我们学员的自我思考,现将学习情况及体会汇报如下:
近些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速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截止到2014年1月数据,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上网普及率达到45.8%;手机上网网民突破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上升至81%,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压力集团”。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倾听民声,引导社会热点的重要渠道。网络舆情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展起来。近年来监狱各类案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都引起新闻媒介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各种内幕、谣言都被挖掘出来,把监狱形象推向了风口浪尖,事件真相和谎言,已经被网络舆论混淆得无法分清,一旦处置不当,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此次培训学习通过几位资深教授的全面讲解,结合新时期对新闻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的新要求,为今后监狱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提供了正确导向。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应把握三个导向:
(一)强化舆情的分析和研判
网络舆情是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自身意愿、表达个人诉求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意识,积极回应网络舆情、做好舆情引导工作既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原则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将舆情引导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牢牢占领网络这个主阵地。
(二)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1.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监管队伍,并有统一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队伍中应有专业的舆情监测员、舆情信息分析员,其中舆情监测员负责监测网络上有关监狱的网络舆情信息,舆情信息分析员负责对网络舆情做整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负责人,由该负责人上报监狱领导。有条件的监狱可以成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
2.改进网络技术方法。面对网络海量的舆情信息,不可能手工操作,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网络技术,才能有效提取网络舆情发展信息,从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一是研发舆情分析系统软件,构建一个面向监狱工作的文本倾向性分析系统,使之能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倾向进行研判分析,及时捕捉纷繁多变的网络舆情热点议题,动态掌握公众的意见反馈和利益表达。二是要加强网络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网络电子数据勘察取证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效用,形成严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控、IP 地址定位、网络报警等多种功能的网络舆情监控技术体系,全面加强互联网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搜索和监控。
(三)积极应对负面网络涉警舆情
监狱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时间介入事件,把握黄金四小时,争取主动,并积极做出回应,切忌采取回避或封堵信息等措施,网络信息的特点决定网络上一旦出现涉警负面舆情,再想用逃避、封堵信息的做法,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必学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第一时间介入,争取主动,抢占话语权,最大程度得争取得到网民和媒体的支持。
2.注意用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监狱舆情危机发生时,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在危机处理中尽量留有回旋的余地。
3.态度诚恳,沉着冷静。在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中,负责处置工作的监狱警察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度,做到有礼有节,沉着冷静,理性面对,还要做到有人情味、亲和力和影响力。面对媒体时,要懂得“说什么”和“说多少”,说话简单明了,要会适时地转移话题,维护和打造监狱警察受尊重、负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
(四)妥善解决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善后事宜
网络舆情危机过后,监狱应当认真回顾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整个过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监狱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形象修复工作,以正面舆论向导来宣传监狱形象,以此冲淡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包括正面宣传监狱好人好事,监狱新推出的自查自纠措施等,改善公众和媒体对监狱的印象,增强其对监狱的信心,努力塑造监狱的新形象。
1.主动加强与网民的直接交流沟通
监狱可以利用互联网快捷、受众面广的优势,在网络上开设虚拟的监狱长恳谈室、监狱执法微博、警民论坛等等与网民交流互动,主动向广大网民宣传我国的司法制度、法制建设,监狱执法工作、监管改造工作等等。这是一种警民交流互动的新平台,可以显示出监狱具有一种开放与服务的态度,通过与网民良性互动、善意沟通,监狱形象不再神秘、惹人猜测,警民关系更和谐。
2.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
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工作者也被称为“无冕之王”,他们的报道对社会大众有着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因此,主动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引导网络媒体对监狱工作报道的正面性和真实性,对塑造监狱及监狱执法者形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邀请网络媒体记者、撰稿人等参加新闻联席会议、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与网络媒体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邀请他们参观监狱、了解相关执法活动。
3.积极树立正面、良好的监狱形象
监狱要想在社会大众前塑造良好、正面的形象,除了依靠媒体宣传外,还应加强自我形象建设和能力提升。监狱一方面要认认真真地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严格加强民警队伍建设、实实在在地做好执法和服务工作,使管理严格、执法公正和队伍素质高、形象好、群众满意,为开展正面宣传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致负面舆情产生的信息源。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受众心理,着力从监狱工作和民警队伍中发掘、提炼“闪光点”、“新闻点”,以恰如其分的而非过分拔高、假大空式的真实、客观地组织表达,深入广泛宣传弘扬监狱在维护社会稳定、公正执法、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平凡而伟大的业绩及民警队伍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可敬可信、真实感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奉献精神,努力获取公众对监狱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创造和谐友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监狱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必须充分认识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做好监狱宣传工作的主动性,把宣传工作作为展示监狱警察及监狱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作为服务监狱中心工作的助推器,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应有的效应,新闻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才能为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文:赵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