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父亲,觉得他什么都扛得住。但长大后,会很容易撞见父亲脆弱的一面。
那年,突然接到母亲电话,说奶奶病逝了。我急急忙忙赶回家,走进家门那一刻,父亲从里屋出来,看到我说:“回来了。”然后接过我手中的行李,转身进屋,他转身的一瞬间,我忽然觉得父亲像老了好几岁,甚至连简单的转身动作都有点迟钝了,原来父亲也是会伤心的,眼前这位经历了很多、有点疲惫的男人,不仅仅是我的“父亲”,他还是别人的儿子,生活的重担下,他也是需要休息的。
父亲不善言谈,从小对于我的管教称得上严苛,所以我历来跟他不亲近,我疏远他的同时又迫于他的身份,一言一行都照着他的规矩走。他似乎想把我养成一位淑女,但其实,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如何阳奉阴违的跟他相处了。俗话说得好,藏得再好的尾巴也会有不小心露出来的时候,在我这样阳奉阴违跟父亲相处的时候,我终于迎来了记忆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父亲“收拾”的经历。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傍晚我和好几个小伙伴一起用两条长木凳十字交叉玩跷跷板,结果玩得太疯,不仅把凳子弄断了,还把对面的小伙伴从凳子上摔下去,瞬间院子里就热闹开去,父亲当然也听到了动静,他出来看我在一旁默默捏手指的样子就知道是我的错,于是我被他一把提起来,一巴掌拍过来,我小时候又是个“沙鼻子”,稍微一碰就流鼻血,这一巴掌下来我的鼻血像瞬间打开了开关,哗哗流,父亲看到这情况也急了,赶紧帮我止血……尽管看到他一副紧张的模样,但是自此以后,我跟父亲更加疏远了。
后来我渐渐长大,开始慢慢的理解了他:他也是第一次当爸爸,很多事情他并没有经验,所以孩子犯错,他的处理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吧。
我大学毕业后踏入社会,可能是还没太适应,总是动不动就情绪低潮,但是因为从小比较自立的原因,这些负面情绪从不往家里带。有一次,因为工作问题,被领导批评了一顿,当时的想法就是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错为什么让我背锅?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当然开心不起来,再联想到平时遇到的一些糟心事,简直觉得天要塌了,我只想躲在家里谁也不见。父亲这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我的情绪不好自然对他更没什么好态度,他沉默了一下,随即开口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吧,暂时不找工作在家休息一下也可以!”这一句话让我好不容易忍住的眼泪一下子流出来,我说,算了我还想坚持!但其实就是因为父亲这一句话,在后来好多困难时候,我都一直不低头,因为我知道,哪怕我“头破血流”,父亲和家总会等着我、温暖我,做我最有力的后台。
后来我考上监狱警察,即将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临走前,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絮絮叨叨跟我说了好多话,要认真工作,不要一天到晚吊儿郎当;要多学习,不要一天到晚就晓得抱着手机玩;要跟同事好好相处,不要任性……啊,说了好多,我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么大了什么不知道啊!于是父亲就此闭上嘴巴,但他欲言又止的神情里仿佛还有许多话却碍于我的态度没说出口,于是转过身去帮我扛行李,提一个箱子的时候第一下没提起来还打了个踉跄,我第一反应是,父亲老了……鼻子一酸,我追上他的脚步说,爸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父亲转过头看我一眼,应了一句“嗯”……
年龄越大,越能懂得父亲沉默寡言背后的父爱,他只是不善言辞,但该给子女的爱一分不少。所有的女儿都会长大,所有的父亲也都会老去,此消彼长。突然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的那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