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18年贵州省总工会开展的“书香三八——引领女性阅读、建设文明家庭”读书活动征文中,我的这篇《母亲》有幸获得了优秀奖。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母亲与新中国同岁,我把这篇文章献给亲爱的母亲,愿母亲健康长寿,安享晚年。也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母亲”这是一个既普通又永恒的称谓。很多年前就萌生了要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想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母亲这一生中的林林总总和点点滴滴,表达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无限崇敬和深深的爱!可每每提笔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自懂事以来,无论是从母亲对往事的回忆中,还是自己的耳濡目染里,我都深深体会到:母亲的一生虽然平凡,却有着大智和大爱。
母亲从出生的那天起,就经历了数不尽的生活艰辛,在我眼中,母亲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还是一个孝顺的媳妇,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更是一个宽厚的嫂子,仁爱的伯母。
70年前的腊月,母亲降生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一个叫舟溪的苗寨里。母亲是遗腹子,出生前外公就已过世,外婆在母亲两岁那年也撇下母亲撒手而去。母亲由养母一手带大。家中兄弟姐妹十人,母亲排行老幺,最大的姐姐足足年长母亲二十岁。
十个孩子的生活都由患有严重眼疾的养母操持,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所以母亲从小就很听话,也很自立,小小的人儿就已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技能。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母亲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为了减轻养母的负担,母亲就跟着养母学做针线活,帮人绣背带,绣鞋垫等贴补家用。
母亲心灵手巧,特别是刺绣手艺更是一绝。至今我们家里一直珍藏着母亲的一幅绣品。那是八十年代初我们刚举家搬迁到城里,母亲暂时没事做,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母亲买了几尺白布和五彩的丝线,找出一直珍藏在身边的绣框,照着家中的一幅画报,绣了两只活灵活现的小猫。两只小猫毛色层次分明,眼睛炯炯有神,在花间与蝴蝶嬉戏,画面充满了动感。我和妹妹还有爸爸都看呆啦,没想到一直在农村从事田间劳作的母亲竟然有如此高超的刺绣功底。父亲一直感慨,如果母亲能有机会拜个专业的刺绣师傅,一定会成为一名不错的刺绣师。于是父亲把母亲的这幅绣品裱好,说是要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下去。
母亲是在二十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父亲的,没多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前母亲对父亲的家庭状况一概不知,由于当时父亲在煤矿工作,条件不允许母亲跟随一起生活,于是母亲只有到父亲在农村的家与奶奶、叔叔、婶婶们一道生活。
父亲一家也是因为成分不好被从城镇下放到农村的,当母亲来到父亲农村的家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眼前所谓的家就是一个摇摇欲倒的茅草屋,四面透光,老鼠恣意在屋里闲逛,屋后是一大片竹林,虫蛇是家中的常客,母亲在心惊胆战中在这个家安顿下来。
也许是奶奶觉得媳妇的到来增加了家里的负担,也或是会削减了儿子对她的关注,所以奶奶对母亲并不是很热心,叔叔婶婶们也不是很待见这个嫂子。但母亲并不在意,生活再苦再难都咬着牙挺着,从未与奶奶和叔叔婶婶们红过脸。
随着我和妹妹的降生,母亲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既要照顾我和妹妹,又要与村民们一同下地干活挣工分。由于父亲的家庭成分不好,母亲还要时常忍受来自一些村民的冷嘲热讽,所有生活的艰辛都落在母亲不足一米五的小小身躯上,真的无法想象那样艰难的日子母亲是怎样扛过来的。
80年代初,父亲工作调动,工作环境有了改善,于是父亲决定把我们母女仨一同接到城里,一家人团聚。就此,母亲终于结束了艰苦的农村生活。
但80年代初,父亲每月仅有三十四元的工资,这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四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母亲到父亲工作的工厂打零工,成天在水泥灰里回收用过的水泥袋子并码好打包;后来又到麻袋厂打包麻袋,一个麻包就有上百斤,母亲一个人要打好包,还要按要求堆放好。这样的脏活累活母亲一干就是三四年。
随着国家的不断改革开放,父亲的几个朋友做起了服装生意,于是把母亲叫去做售货员,自此母亲才算真正的过上了稍微轻松一点的生活。
日子走上了正轨,母亲并没有忘记还生活在农村的奶奶和叔叔婶婶们,她跟父亲商量,把奶奶也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又过了几年,母亲看到农村的三叔一家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困难,于是和父亲商量把三叔家的大儿子也接到城里读书。最让我佩服的是母亲当时还与父亲商量拿出家中仅有的五千元存款给堂弟买了城镇户口,希望他能在城里接受好的教育,不受城里孩子的歧视,以后就在城里生活。要知道,八十年代末的5000元对我们这样的家庭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何况我和妹妹也在用钱的阶段,再说过去奶奶、叔叔、婶婶那样不待见母亲,母亲是完全不用操这个心的。
后来每每跟母亲聊到这些过往,想到母亲的不易,我总免不了对奶奶和叔叔婶婶们带有些不满的情绪,母亲都会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做人要胸襟宽广,不要斤斤计较,何况奶奶、叔叔婶婶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相处,和睦最重要,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包容,既要孝敬老的,还要关心小的,家和万事兴嘛。
确实,母亲的宽厚,仁爱,最终赢得了叔叔婶婶的敬重,也赢得了奶奶的赞许和依赖,在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奶奶活到了98岁高龄。奶奶走的前一个月,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母亲那一个月衣不解带,不怕脏累,给奶奶端屎倒尿,擦洗身子,清洗衣裤,床单等,让奶奶干干净净,有尊严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母亲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太多太多,可能三天三夜也道不完。这次借监狱工会开展的“引领女性阅读、建设文明家庭”读书活动的机会,终于静下心来把对母亲的崇敬之情用文字表述出来与大家分享,也算完成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愿我的母亲以及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安享晚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