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警营文化 > 警官文苑
父亲的怀抱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上个月底,都匀监狱开展了“千里寒冬送温暖·灼灼真情促改造”亲情帮教活动。活动邀请了9名罪犯家属进监会餐。其实这样的亲情会餐在现代监狱来说并不少见,因为引入亲情帮教已经成为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一项重要手段。但这一次的亲情会餐,却有几个人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其中两名罪犯的子女,他们一个是刚两岁的小男孩,一个是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

从进监开始,小男孩就一直哭闹,因为在进监搜身的时候,民警把他最喜欢的玩具小恐龙保管了起来。陌生的环境,加上被“剥夺”了最爱,所以小男孩一直哭闹不停,不管母亲和奶奶怎么哄,就是停不下来;而小女孩的反应却与之相反,她可能知道今天是来探望爸爸的幸福时光,所以,她的表情充满了期待,对这个关押着爸爸的地方也充满了好奇,时不时与身边的叔叔交流几句。

到了监内会餐地点,所有家属坐在指定的位置上等着会见。小男孩依然安静不下来,不是拉着母亲的手到处走,就是缩在奶奶的怀里耍赖撒娇;而小女孩则是安静地坐着,一直看着窗外,脸上满是期待的笑意。

十一点,在民警的带领下,从各监区走来的罪犯相继出现在视线里。小女孩靠在叔叔的怀里,一眼不眨地盯着窗外的人,一个又一个,不是,不是……小女孩显得兴奋又焦急,但只是一瞬,下一秒她眼睛放光,转头对叔叔说:“爸爸来了。”然后继续盯着窗外,当那个身影出现在门口的时候,一直脸上带笑的小女孩却突然流下了眼泪。而她的父亲出现在门口的那一刹那,很明显也看到了久未谋面的女儿,在得到警官的许可后,这位父亲大踏步上前抱住女儿。这时父女两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但是很快,父女两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小女孩亲昵地靠在父亲怀里,与他细细述说自己的学习,坐在对面的叔叔不时补充几句,一家人其乐融融。

而另一边小男孩的父亲也终于来到会见室。小男孩搂住妈妈的脖子,好奇地看着眼前的“陌生人”,奶奶在一旁不停地说,这是爸爸,我们在手机上看到过他的照片,记得不?他的爸爸也笑着伸出手想要抱抱小男孩,此时,这位父亲眼里隐隐有泪光……终于,小男孩试探着扑向爸爸的手里。这位父亲一碰到孩子,立马扩大了脸上的笑,他轻轻地朝儿子稚嫩的脸上亲了亲,见儿子不排斥,他更开心了。父亲托着儿子轻轻将他抛向空中,然后有力的双臂稳稳地接住儿子,起先儿子还没反应过来这是干嘛,但是两三次后他就发现了这是一个新游戏,嘴里发出“咯咯”地笑声。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开心,抛得更有劲儿了,父子两都玩得十分开心。一旁的母亲和奶奶欣慰地看着,这是快两年来,儿子第一次在父亲怀里高兴地玩闹。这一刻一家人好像忘掉了平时的愁绪,全心享受这一刻的天伦之乐。

到了会餐时间,小女孩跟着父亲一起去打饭菜,小男孩乖乖坐在母亲怀里等着父亲去打饭菜。饭菜摆好,两家人都开开心心地吃起来。小女孩不时跟父亲说说饭菜味道,父亲也不时地叮嘱女孩不要挑食;小男孩在妈妈的安排下,自己拿着筷子认真吃起来,吃到好吃的菜他会往父亲嘴里喂去,父亲也会开心地接过儿子的“投喂”,初见时的生疏已经完全消失不见。整个会餐室里温馨一片。

然而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很快吃完饭,一家人就得分别了,大人们似乎对分别早已习惯,而孩子却不同。小女孩一改之前的笑容满面,眼睛里又有了泪水;小男孩大概是不知道这一次分别意味着什么,他开心地和父亲挥手“拜拜”,然后转身投进母亲的怀抱。家人走了,罪犯也被警官带回各自的监区,会见室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刚才的热闹与温馨从未发生过。

很多时候,监狱里的罪犯只能在心里或是通过电话、信件传递自己思念家人、思念孩子的情感。而与大人承受的痛苦相比,往往孩子们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本应该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无虑成大的他们,却不得不在失去亲情的环境下艰难成长,有时甚至还会遭受他人的嘲笑,这些成长之痛势必会在他们的性格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不管走到海角还是天涯,亲情,永远是世间最温暖的港湾。监狱本不是无情的地方,却难免留下一些无法避免的遗憾,追根到底,还是因为罪犯触碰了法律的底线,这是他们必须承担的后果。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能有一个温馨、幸福、团圆的生活,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珍惜幸福、远离高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