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警营文化 > 警官文苑
别样的教育别样的红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教育改造罪犯的本质

是一个“唤醒”良知的过程但如何“唤醒”

用怎样的方式“唤醒”每个监狱民警

都有自己的“法宝”

在都匀监狱有一名叫龙代玲的女民警

她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和岗位特点

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教育改造之路。


她用法律搭建沟通的桥梁

作为都匀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员,龙代玲肩负起了罪犯与法律援助律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从仔细审批每一份需要法律援助的罪犯申请,到最后整理律师回复反馈到罪犯手中,看似简单却反复繁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她都一丝不苟,帮助了许多罪犯解决困扰已久的“心病”,促使其在狱内安心改造。

罪犯姚某,因对判决中部分事实认定不服,导致其服刑期间一直不认罪悔罪,在监区消极抗改,曾经一度被列为危险犯进行管控。

在姚某申请法律援助后,龙代玲根据姚某的疑问,详细收集了有关姚某案情的相关法律文书,并根据他的现实改造表现,整理了姚某的一些基本情况,将这些一同提交给前来法律援助的律师。

通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姚某在与律师进行面对面沟通时十分的顺畅,律师也针对姚某的疑问进行了充分的讲解,让姚某心服口服。

最终,通过法律援助,姚某心中的困惑终于得到了释放,改造不再消极。

除此之外,龙代玲还会整理罪犯在法律咨询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如离婚、继承、未成年子女抚养等问题,将相关法律和律师回复张贴至各监区宣传栏,让罪犯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

同时,龙代玲还是监狱狱内报纸的编辑,她在报上开设法律宣传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和一些经典的警示案例,让罪犯更好的学法、尊法、营造良好的法律宣传氛围。

她用音乐洗涤污垢的心灵

龙代玲是音乐专业毕业,从警后,她成为了监狱讲师团的成员。在她看来,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如果能有效运用到教育改造中,必能有助罪犯改造质量的提升。于是,她决定用音乐的力量去感化曾经犯错的灵魂。

每次登上讲台,她都会告诉罪犯:“这堂课希望大家能放松心情,可以跟着音乐轻轻打拍子,也可以跟着音乐晃动身体,会唱的也可以跟着轻声哼唱,我们畅所欲言。”

课堂上,她利用民族音乐,让罪犯领略祖国的美丽风光、特色民俗乐器和动听音乐,让现场的罪犯在歌声中放松心情、感受美好、净化心灵。

龙代玲所讲的课程,每次都能让很多罪犯在音乐中得到一次心灵的洗涤,让他们重燃希望之火。

罪犯李某说:“龙警官组织我们学习的音乐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美好的一切,我要好好改造,早点回家去。”

罪犯王某因刑期过长觉得人生无望,产生了消极厌世的情绪,一度对抗改造。为了引导王某树立改造的信心和目标,民警们曾试过许多办法,全都收效甚微。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在听了龙代玲所讲的音乐课后,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龙代玲的启发和鼓励下,王某开始自学吉他。为了鼓励王某,民警还给他找来了相关资料,帮助他培养兴趣爱好。在音乐的熏陶下和民警们的教育引导下,王某悲观厌世的情绪得以缓解改善,逐渐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

通过音乐教育,龙代玲帮助多名罪犯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建立了改造目标,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2019年,龙代玲被推荐成为全省监狱系统讲师团的一员。

她用电教唤醒沉睡的灵魂

在服刑指导中心工作的龙代玲负责狱内电视节目的采、编、播工作,而此前她从未摸过摄像机以及各类电教设备和制作软件。

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她一切从零开始,自费在网上购买书籍进行学习。通过不断苦练,她终于掌握了视频制作技巧。她先后主持和录制了许多视频节目,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通过视频节目唤醒罪犯内心深处的良知,帮助罪犯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罪犯李某,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服刑后自始至终认为,都是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好造就了他今日,不在自身上寻找问题所在。

在一次电教课中,龙代玲在视频节目中分享了一位名人B的童年经历,与李某的经历很相似。年幼丧父,家境贫寒,恶劣的成长环境不仅没有打垮B,反而磨砺了B吃苦耐劳的坚强性格,最终让他的事业获得了成功。

龙代玲在电教课中说道,生活环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相反,很多伟人、名人的成长环境都很恶劣,所以一个人的好与坏不在于环境而在于自身,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会走上怎样的道路。

这句话点醒了李某,李某终于明白,自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结果。课程结束后,李某主动向监区民警汇报思想,并承诺要好好的悔过,彻底告别过去的自己。


“谁说女子不如男”,龙代玲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处处彰显着她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该有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彰显出了属于她的巾帼本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