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2点以前,必须保证完成任务。”
2021年4月24日星期六早上8点30分,在案件问题整改核查动员会上,监狱党委下达了28小时内必须完成案件核查任务的命令。
本应周末休息的百余名民警在接到命令后,立即按要求分成十个核查小组,奔赴各临时办公室。借档案、翻资料、登信息、录电脑、还档案……民警们开始了周而复始的紧张工作。
在各个核查办公室里,三五人、六七人不等坐在一起,一边认真翻开每一页档案,一边在登记表中填入相关信息。“这个罪犯的第五次减刑建议书怎么找不到呢?到底放到哪里去了吗?”,“一页一页仔细看,多找几次,有可能插到别的地方去了,以前的档案装订不规范,没办法”。民警们埋头苦干,有问有答,不时相互交流和安慰着。是啊!每个小组都要面对数百上千的档案,每个档案装订的顺序又截然不同,查阅、比对和登记相关信息的进度非常缓慢,加之时间紧任务重,民警们怎能不心急火燎。咳、咳、咳……阿嚏,咳嗽伴随打喷嚏的声音不时传入耳边。数十年前的档案,纸质早已泛黄,粉尘弥漫,刚摘下口罩想喝口水的民警瞬间就吸入粉尘,喷嚏连连。这些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并不能吸引任何人的注意,为了争分夺秒工作,大家甚至连头都舍不得抬一下。
核查办公室通往档案室的过道上,来来往往搬运、归还档案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用手端着高到嘴边的档案前行,有的用手推车来回的运送。因为档案室在二楼,老楼又没有电梯,许多民警在来来回回搬运资料上下楼的过程中,衣服早已粘满了灰尘、浸透了汗水,额头上的汗珠不时划过脸颊,但是大家都无瑕顾及,一是没有多余的手去擦拭,二是手太脏。大家在碰面时,从原来的一句问候变成了相视一笑,也许是大家累得懒得去张口,也许是档案太重,怕一张嘴就泄了力,也许是见面的次数多了不知该说点什么。
“陈阿姨,我要借1180到1208号档案”“陈阿姨,我来归还2156至2179的档案,请你清点销账哈” 陈阿姨、陈阿姨……档案室里,面对各个小组来来回回借还档案的民警,监狱综合档案管理员陈朝容耐心地细致检查、清点、归位、办理手续。有的民警心急,希望陈阿姨能不能先让他们借走档案再慢慢清点归还的档案,但陈阿姨每次都婉言拒绝,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致于有的同事对她还产生了误解。但作为多年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档案的重要性早已融入她的血液,档案的唯一性、重要性决定了它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因为刑罚执行案件自查的需要,排查监狱数十年的档案已经成为常态,为了方便各个工作专班随时调阅档案,今年4月初以来,陈朝容同志不仅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更以办公室为家,常常加班到凌晨,有时甚至要住在办公室里。作为明年就要退休且身患疾病的老同志,为了不影响档案查阅工作,她拒绝了医生住院观察治疗的要求,继续坚守在岗位上,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她的敬业精神永远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紧张、快节奏的工作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凌晨2点,连续奋战了18个小时的民警们,眼睛已经泛红,不时伸伸懒腰、扭扭脖子。“天呐,还有100多个永久卷、100多个长期卷、还不算短期的,而且还有这么多信息还没录入电脑,这怎么整嘛?”个别民警开始有点泄气、沮丧,工作效率下滑,小组长一边鼓劲,一边想办法、向领导汇报情况……工作一时陷入紧张压抑的状态。但此时,许多工作多年的民警反应却截然不同,如李能、程元昌、周忠城、吴光旭等同志,他们表现出来的是沉稳、自信和干就对了的状态,工作不急不躁、有条不紊,颇具泰山压顶而不惊的气魄。他们用干字当头的狠劲、拼劲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感染着身边的同志,使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完成任务积极努力。
特别是李能和程元昌两名民警,两人都是50岁左右的老同志,尽管眼睛不太好使、打字不是那么快,面对密密麻麻的电子资料需要一一录入、核对、调整,他们没有说半个不字,更是没有半句怨言。还有民警骆阳,妻子因为加班不能回家,原本准备周末休息在家照顾两个孩子的他,在接到核查组忙不过来、需要支援的消息后,没有半点犹豫,立即赶来支援,最开始还打算晚上回去帮助母亲把两个孩子哄睡后再来加班的他,最终由于工作任务急时间紧,也默默留了下来,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还有民警孔德勇,再过几天就是婚期,但他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完成工作任务,完全没有时间为自己的终身大事作准备……
这一天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有的组坚持到第二天早上5点终于完成任务,有的组坚持到第二天7点,有的……
令人感动的是,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志,总是会积极加入到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帮助大家共同完成任务。“李哥,我刚刚拿到的表已经录完了,你这边还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完成本组任务后,民警张爽面含微笑地向其他小组成员问道。越是紧急关头,越能看到战友情的可贵,越能体会到雪中送炭的深刻内涵,越能感觉到团结所带来的强大力量,越能激发出大家决胜的自信与毅力。每当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拼搏的场景时,总能让我激动不已、泪湿眼底。
经过一整天的拼搏,大家终于完成了任务,在刑罚执行工作专班办公室,各个小组的民警将电子表格一 一拷贝给年轻民警罗腾、谢邦桦夫妻。这一对夫妻从4月初就被抽调进刑罚执行工作专班,近一个月来,他俩长期加班熬夜整理汇总各小组交来的核查数据,面对数万条内容,他们俩要一一整理,去重、格式调整、比对是否有信息遗漏等等,确保信息的精准。夫妻俩面对面办公,虽然近在咫尺,但很少听到他们两人对话。紧急忙碌的工作中,也许,他们早已暂时忘却了对方的存在、暂时忘却了家中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当来人看着这对夫妻俩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时,无不感到头皮发麻、眼睛瞪大。有的人还以为,谢邦桦夫妻俩天天面对如此纷繁复杂、枯燥乏味的工作,性情应该有所变化。可当他们看到这夫妻俩在接待每一名前来交资料的民警时,如沐春风的笑容和耐心细致的解答疑问后,不免默默为他们竖上一个大拇指。
作为参加这次紧急任务的一员,通过短短28小时与同事们朝夕相处并肩作战,感触颇多、深受教育。开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尽管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在成倍增长、工作压力巨大,但恰恰就是在这样紧张严肃激烈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中,广大民警的政治素养得到了增强、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抗压能力明显改善、顽疾和陋习得到了整治、精气神进一步提升,团结互助、责任担当、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逐步浓厚,也涌现了许多让人感动的先进典型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曾有人问我,通过这次任务,你有什么收获?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越是紧张忙碌的工作,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我们总能从工作的点滴中收获满满的感动和浓浓的正能量。
起身离笔,已是夜深,这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拍照片。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这一切早已深深的刻画在我的心间,它必将成为我努力奋进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