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都匀监狱三级高级警长
从警38年
2024年8月退休
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喜爱摄影40余载,利用镜头描绘艺术,正于修身,丰于内涵,作品《开镰》《梨花树下》《冬韵》等在全国、全省、州、市获金奖、铜奖等不同奖项,经常参加各种影展,主题摄影《田间地头之》八个组照五十余幅作品参加了第六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展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8月,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也有太多太多的回忆时间节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7周年的这一天,我在贵州省毕节一个叫海子街烧杠的小村庄降生了,因为这一天是建军节,取名建军,以此纪念这伟大的日子。
两年后的8月,我随父母迁徙到贵州省福泉磷肥厂新华分厂,度过了我的童年、少年。
1983年的8月,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像我父亲那样的军人。通过层层的筛选,在38名应征青年中,我成为唯一一个通过招录的准军人,成了一名侦察兵。
说实话,现在一个高中生算不了什么,可我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在部队算得上是“秀才”。一下连队就被送往军区学习各种技侦器材。还指定我担任第二区队区队长,管理和带领42、41、55三个军选送的30名队员进行训练和学习。这对一个刚参军半年的新兵来说,是极大的考验,通过大家的努力,我带领的区队在综合考核中获得军区集训队第二的好成绩。
1984年的8月,我接到学习结束直接前往前线执行任务的命令。从小就爱听父亲讲他和战友们一起剿匪的战斗故事,现在轮到自己亲身体验了,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但最初的兴奋过后,剩下的是沉重的思考:和平来之不易。5个月的任务结束时,我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军人。
1985年的8月,由于我军事技能名列前茅,成了连里的兵头将尾,当上了带兵的班长,同时管理全排,也就是人们说的代理排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脱下军装换警装。从警38年里,经历了无数的困境,获得了无数的喜悦。
2002年的8月,是我一生中最为高兴、最为难忘的8月。我从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开始,执着追求了19年的政治生命从此开启,成为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驱动着我一路向前逐步走上了监狱中层管理岗位,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坚力量。
2007年的8月,我从监狱教育科副科长的岗位调到一监区任副监区长。我上任的一监区,刚处置完一场罪犯违规违纪事件,大家都在调整期,队伍士气处于低谷。真是房漏恰逢连绵雨,百年不遇的凝冻如期而至,凝冻灾害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直叫人措手不及。我切身体会到了“盐到伤处方知痛”的滋味,此时的我真有一种久旱求甘露,深谷寻通途的渴望。不管怎样,凝灾面前只有解决好三百多名罪犯的吃、喝、拉、撒、睡问题,就是稳定。我思考、琢磨,哪一些情况是最容易引发罪犯思想波动的?哪一种方法有利于消化隐患因素?哪一句话语能够疏导心里囤积的压力?哪一种方式能最快调整罪犯面对灾害的心态?如集体分餐、饮水、寒冷出现疫情、春节思亲等一个个问题,一串串问号频频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化解矛盾,消除对立情绪自然是我分内的事。我把目标锁定在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上。通过不懈努力,罪犯思想稳定,监区秩序井然。
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一监区的23名干警一齐冲锋在前,将一个个困难克服,把满腔热血献给了自己崇高的监狱事业,用平凡演绎着生命的奏鸣曲,描绘着平淡人生。
凝冻虽然过去了16个春夏,它就仿佛发生在昨天,维护监管安全抗凝冻如此,抗疫情如此,工作也亦然。
在从警的38个春秋,我的认知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提高成为我工作之余的首任。通过学习,我取得汉语言专业和法律专业双文凭;电视新闻助理编辑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两次荣立三等功。
一步步走来,让我懂得:人不经过各种磨砺,不会成熟的,更不会成长,我的初中老师陈逢金曾送我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光有本二本三是虚的,一定要有本事。打“铁”要有“环境”,更要靠自身过硬。
2024年的8月,挥手告别属于昨天的奋斗,告别警察生涯,憧憬夕阳无限。实现时间自由的生活景象即将扑面而来,但这不是追求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