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实战大练兵 | 都匀监狱举办模拟辩论赛探讨监管改造“刚柔之道”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了将“桥文化”精神与“八大警务”深度融合,支撑和服务保障监狱理论与实践创新,在都匀监狱“文盾尖兵”开班仪式上,精心策划了一场以“监管改造应该‘惩戒红线’还是‘矫治柔性’”为主题的模拟辩论赛。

9月11日下午,开班仪式和模拟辩论赛如期开展,各科室、监区青年民警代表及教育改造领域相关业务骨干参加。

在开班仪式上,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张金德作为班主任,宣读了《贵州省都匀监狱“文盾尖兵”写作团队淬炼方案》讨论稿,与会写作青年民警围绕方案充分发表意见建议,现场自荐和推选出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策划委员和联络委员。

随后对各青年民警逐一开展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通过现场应答,进一步检验青年民警的理论学习成效。

进入模拟辩论赛环节,现场氛围变得紧张而严肃。经过前期准备,正反双方各四位辩手围绕“桥”的隐喻展开激烈交锋。

正方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严格规范是桥墩,无墩则桥垮”,认为“惩戒红线”就是这座“回归之桥”的桥墩和基础,无墩之桥必垮,无规之狱必乱。

反方则认为,“教育感化是桥面,无面则难行”,强调“矫治柔性”是连接两岸、供人通行的桥面。一座只有桥墩的“桥”,无法称之为桥,监狱工作的终极目标是“改造人”,桥面则是一座有温度、有希望、能够真正引领人走向新生的“回归之桥”。

         

在自由辩论环节,正反双方的观点更是刁钻和犀利,就 “惩戒与矫治的优先级”“刚柔手段的结合运用” 等问题展开激烈交锋,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结合工作实操细节论证,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各有各的道理,现场掌声不断。

参与活动的民警纷纷表示,此次辩论赛虽然是模拟,但是为大家提供了交流探讨的平台,有助于打破固化思维,为今后创新监管改造方式、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正反双方都紧扣‘桥’的比喻,将抽象议题形象化、深刻化,体现了都匀监狱干警队伍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思考深度。特别是正方向我们生动阐释了桥墩‘承千钧之重’的基石作用,反方则深刻指出了‘无面之桥,目的落空’的本质问题,这些都说得非常好,旨在越辩越明,为日常工作提供更深层的思考。”主持活动的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张金德说。

“双方辩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展现了对监管改造工作的深度思考。同时,指出‘惩戒红线’与‘矫治柔性’并非对立关系,使我更加深刻理解监管改造工作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惩戒是维护秩序的必要手段,柔性矫治是实现改造目标的重要路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五监区副监区长郭金华认为。

据了解,都匀监狱依托“高原桥城”地域文化,紧扣“八大警务”建设,正在着手策划《桥韵:监狱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为了保证期刊源源不断的稿源,监狱从各科室、监区精心挑选具有一定写作基础和爱好的民警正式组建“文盾尖兵”班,通过“学习、应答、讲评”的方式分阶段开展实战淬炼,最终实现青年民警“开卷能阅、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思、动手能做、问策能答、办事能成、理论能研”目标。

下一步,监狱将通过“文盾尖兵”班,形成“培养一个、带动一片、影响全狱”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为都匀监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