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张静:民警心中“定心丸” 罪犯新生“引路人”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走进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八监区,总能看到张静穿梭的身影——或是俯身核对监区管理细节,或是与民警围坐交流工作思路,这位土家族民警身上,既有监狱执法者的严谨细致,更有扎根一线的沉稳与担当。从1999年参加工作,到如今担任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他早已成为同事们口中“一起工作就像吃了定心丸”的可靠存在。多次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更是荣获贵州省监狱管理局个人三等功表彰,每一份荣誉,都是他以行动践行监狱民警使命的生动注脚。

工作中,张静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监区各项事务,推动党建与监区管理深度融合。无论是规范执法流程、加强队伍建设,还是提升警务质量,他对民警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照单全收”,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面对监区存在的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单一、部分罪犯心理情绪波动、生产设备偶发故障等实际问题,他从不回避,总是第一时间召开党支部会、行政会和全体干工会,带领团队集思广益制定解决方案。始终坚守“守好两条底线”的宗旨,张静以行动作则,不仅激发了民警队伍的干劲,更让八监区逐渐形成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在抓好党建引领监区整体工作的同时,张静在提升罪犯劳动改造水平上同样倾注大量心力,通过多项务实举措为罪犯搭建实践提升平台。此外,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强化操作规范意识,帮助罪犯在劳动改造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推动提升罪犯劳动意识、增强劳动改造质效的同时,丰富了罪犯的改造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结合罪犯刑释就业的市场需求,专门组织生产线管理与生产技术培训,亲自指导罪犯实用劳动技能,为罪犯回归社会筑牢就业根基。在他的推动下,罪犯劳动技能显著提升,监区劳动改造工作成效凸显。

除了提升罪犯劳动技能,张静更注重用“心”育人,努力点亮每一名罪犯的新生之路。罪犯杨红(化名)曾因性格孤傲、行为偏激多次违反监规,两次减刑申请均被暂缓,成为监区改造工作的难点。了解情况后,张静没有简单批评教育,而是第一时间查阅杨红的档案,主动联系其亲属,细致摸清她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犯罪根源,随后针对性制定了教育改造方案。他积极协调,邀请杨红的母亲来监参与亲情帮教,通过家人的陪伴与疏导,帮助杨红逐步矫正恶习、树立规则意识。他时常关心杨红的饮食起居,情感上耐心倾听她的想法,当得知杨红热爱音乐舞蹈后,更是在日常改造中不断给予正向鼓励,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信心。渐渐地,杨红的违规行为少了,还主动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积极参与监区组织的文艺汇演等文娱活动,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

在八监区,民警们私下里都亲切地称张静为“静哥”,这声称呼里满是信任与依赖。工作中的张静严肃认真、雷厉风行,从罪犯的生活内务标准是否达标,到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是否排除,每一个细节他都会逐一检查、反复叮嘱,确保工作不留死角。生活中的他却像一位“暖男”,经常给同事们发鼓励短信和节日祝语、关心问候大家的生活。只要有同事生病,他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大家前去看望。面对年轻民警的请教,他总是耐心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用自己多年的从警经历帮助他们成长。

从警多年,张静始终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一名监狱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是监区民警心中可靠的“定心丸”,更是罪犯改造路上温暖的“引路人”。在他的带领下,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八监区收获了多项荣誉,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为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坚实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