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 监区文化
面对油盐不进的罪犯,她们这样做……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情满高墙、春风育人。”

近来,省第一女子监狱四监区收到了刑释人员姜某家属送来的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这八个字。

与锦旗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感谢信。家属在信中表达了对民警用心用情,悉心教育姜某的真诚谢意。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监狱工作的肯定,更反映出监狱民警管理有法度,执法有温度的教育工作成果。

她油盐不进

2021年4月,74岁的姜某来到四监区服刑,头发花白、身材矮小,总是佝偻着背,在与民警谈话时总是皱着眉头,斜着眼,眼神中还透露出愤恨。“傲慢”“不好管”是民警对她的第一印象。

“我没有犯罪,不是罪犯,不用服从你们的规定!”

入监谈话时,姜某总和民警狡辩自己没有犯罪,谈及其他问题她就充耳不闻、问而不答。耐心的教育不仅没有起到作用,她还故意发呆、扯纸巾、抠笔记本……用各种方式敷衍、抵触民警。姜某还常常不搞内务卫生、不洗澡,以“我不是罪犯”“你们管不到我”等言语对抗改造。

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油盐不进的姜某让民警的教育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如何走近她?”是破局的关键

“如何走进姜某?”这是破局的关键。

姜某不仅患有高血压,肠胃还经常犯毛病。可一说带她就诊,她总说自己的情况不严重,不愿看病吃药,但民警却了解到,她有头昏、目眩等症状。

为了让姜某的血压尽快稳定,民警找来高血压健康宣教片,结合她的病状讲解不服药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就诊过程中,监狱医生还根据姜某的身体情况帮助她解决一些血压难题。慢慢地,姜某开始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主动配合医生治疗。

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民警总是不厌其烦地带她到医院看病,仅四个月时间里,民警就带她看了18次。看到她因病痛情绪低落,民警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时常关心她的身体恢复情况,督促其按时服药,提醒她注意饮食、保持适量运动,养成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就这样,姜某去医院的次数大大减少了。

“警官是真心对我好的。”姜某的内心终于向民警打开了一条缝隙。

“认罪悔罪才是根本”

“要改造好姜某,认罪悔罪才是根本。”但姜某文化水平不高,年纪又大,人也偏执,常规的认罪悔罪教育对她来说,作用并不明显。

“越难越要上!”

民警反复查看姜某档案,多次联系她远在外地的孩子,了解她在监外社会关系、生活情况,找寻其不认罪的症结所在。通过多方信息收集,民警发现,姜某家庭相对富足,走上犯罪道路,究其原因还是欠缺法律常识。

日见面,见必谈。从一开始的谈身体,谈家庭,民警逐步从传统文化教育入手,对姜某开展礼、仪、仁、厚养成教育,帮助改掉身上陋习。为了让她主动参加到学习讨论中,民警开展的教育都以分享真实案例故事为主,融入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形势政策教育。一段时间后,姜某的认罪悔罪意识明显增强。

她的改变让家人喜极而泣

一次,监舍内两名年轻的罪犯因琐事发生口角,年岁较大的姜某主动充当起“和事佬”的角色。“大家各自都退一步,心平气和地相处,不要违规违纪。”

入监初期,姜某孤僻自闭,与周围格格不入,而如今她不仅开始融入集体生活,主动与她人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学习讨论,还能劝解她人不要违规违纪。姜某的改变,让民警倍感欣慰。

为了巩固教育改造成果,民警还鼓励姜某多与家人通信,拨打电话,告诉家人她在狱内的生活情况。去年5月,姜某在与妹妹视频会见时说:“妹啊,我错了,我想你们啊 !”

看着姜某的真心悔改,家人在视频那边喜极而泣。

如今,姜某已经刑释四个多月,她的家人告诉民警,出监后的姜某,积极乐观,与家人相处融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