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 监区文化
抓实“6+3+2”教育举措 助推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最初见到杨某时,她整个人散发着消极和颓废的状态,为此我们做了很多努力,现在看到她很好地融入了社会,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民警在收到刑释人员杨某送的锦旗时说道。

服刑期间,面对高墙电网,杨某绝望过。在民警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慢慢被感化,积极参加“三课教育”,劳动之余还参加了技能培训。刑释后,她利用服刑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成功创办了一家养生馆。杨某的成功创业案例是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第一女子监狱严格执行“5+1+1”教育改造模式,充分发挥教育改造稳思想、领航向、疏淤堵、促新生的治本作用,抓实“六个注重”精准发力,聚焦“三个紧扣”巩固提升,打造“两个阵地”锦上添花,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监狱教育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实“六个注重”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第一女子监狱始终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丰富的教育改造手段,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围绕“学+悟+抓+化+解+技”六个方面,抓实“六个注重”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重视“学”的深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教育日,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以“宪法”专题教育、法律法规和权利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罪犯认清法治力量,守住法律底线;常态化开展升国旗等改造仪式,促进罪犯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做到“五个认同”“五个树立”,进一步增强罪犯服刑意识,持续引导罪犯积蓄改造正能量,增添改造新动力,加速塑新。

突出“悟”的广度,注重精神引领。开展罪犯读书活动,鼓励罪犯读好书、悟精髓,感受阅读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充实自我;以“心中有榜样 行动有力量”专题榜样教育为主线,组织罪犯学习时代榜样精神,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正能量提升罪犯积极改造的“精气神”。

强化“抓”的实度,注重行为养成。把牢罪犯入监教育“第一站”,科学制定罪犯每日监规纪律学习、队列训练等计划,严格考核制度,对新入监罪犯的内务卫生、个人着装、言行举止等进行严格的教育、训练和考核,为新入监罪犯扣好服刑改造的第一粒“扣子”;在常态化抓好罪犯行为养成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宣、教、深、融”四字诀,抓好罪犯专项教育,并将专项教育有机融入“正心入脑 正行遵规 正思守法”守法守规活动、“反脱逃、反狱内再犯罪暨学习《监狱法》”教育宣传等系列工作中,开展周评、算“五笔账”“三比三看”等评比活动,多措并举打好“常态化+专项活动”组合拳,不断增强罪犯良好行为养成意识,让规范意识入脑入心。

借助“化”的柔度,注重心态培养。充分发挥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以重要节假日时间节点为契机,通过举办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开设罪犯广播点歌站等方式,丰富罪犯改造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

巧用“解”的力度,注重心理健康。常态化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罪犯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试能力,引导罪犯树立乐观向上、立志新生的健康心态;组织开展心理漫画展、心理拓展游戏、团体心理辅导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缓解罪犯的改造压力和负面情绪,在游戏中探索内心世界,体会心灵成长,促进积极改造。

运用“技”的能度,注重刑释就业。组织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开设5个健康管理职业技能培训班,组织280名罪犯参加培训,共有263名罪犯顺利通过考试,获证率为95.36%;积极发挥监企联动机制,举办刑释人员就业推荐会,帮助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有效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监狱力量。

 聚焦“三个紧扣”巩固提升,提质增效教育改造工作 

第一女子监狱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先导,凸显传统美德教育特色,将国学经典故事、非遗文化融入罪犯教育内容,用传统文化的内涵启迪、孕养罪犯内心深处的善良、和谐、知礼、守规、有爱的“根”,引导罪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紧扣“国学经典”,打造“一区一品”监区文化品牌。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之道,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监狱紧紧围绕“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主题,推进“一区一品”特色监区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出监区之间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各监区顺势而为,主动深挖内涵,拓展外延,积极组织开展“礼”文化、“恭”文化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罪犯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精髓。

紧扣非遗文化,建立兴趣班创亮点。监狱以监区为单位,以非遗文化为主线,结合罪犯实际需要和民警教师特长,开设侗族大歌、衍纸 、蜡染等11个罪犯兴趣班,让罪犯在特定兴趣领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增强改造动力、树立文化自信。

紧扣优质资源,巩固提升教育质量。充分发挥贵阳孔学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强与贵阳孔学堂沟通协调,联合开展罪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将优质讲座引入监内,运用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规范意识、德行价值潜移默化改变罪犯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质量。

打造“两个阵地”锦上添花,持续发力促进改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一女子监狱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浸润心灵、熏陶感染、催人奋进的效能,把文化改造融入监管环境中,打造具有女监特色的监狱文化“大观园”。

打造文化“走廊”。以监内主干道、监舍楼梯、走廊区域文化展板、楼梯间为载体,以传统文化小故事和名言警句等为内容,打造富有个性、内容丰满的文化家园,发挥传统文化在改造工作中润物无声的浸润作用,实现了“墙壁说话,角落育人”的功能。

提档升级活动“区域”。升级罪犯日常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罪犯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改造不仅是提升罪犯改造质量、助力罪犯早日走向新生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第一女子监狱紧紧围绕加强和推进平安监狱、法治监狱以及文明监狱建设主线,坚持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教育改造方向,以教育改造之力夯实监狱安全之基,全面实现“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目标,助力罪犯早日新生,助推社会和谐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