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庐山游记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庐山游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很小的时候就熟记于心,对庐山的真面目,总有亲自睹一睹的冲动。

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约上两个好友,乘上刚开通不久的沪昆高铁,短短的6个小时便到了庐山所在的江西九江市。入住酒店后,庐山的导游小曹便给我打来电话,将第二天的行程和出发时间,注意事项等一一交代,十分的周到细致。

早上七点半,廋廋的小曹姑娘带着我们乘坐一辆中巴车从庐山北面的盘山公路而上。她告诉我们,庐山,山势雄伟,山体多峭壁悬崖,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相对高度1200~1400米,这段公路是当年毛主席登庐山时走过的路,主席曾用随身携带的火柴棍数过这一路的弯,在每一道弯处便下一根火柴棍到达山顶时,4盒100根装的火柴光了,中途他点烟用了4根,共有396道弯。山道路窄弯急,司机常年驶在这条山道上,已是驾轻就熟,而我们乘客却是胆战心惊,车上一对北方来的小情侣早已是昏头晕脑,女孩子翻江倒海吐得一塌糊涂。好不容易到了山顶,导游把我们安排在一栋四层楼的宾馆,说这是当年美国人在庐山修的教室改建的,建筑质量很好,在旺季早都被预定完了的。

离宾馆不远处就是庐山会议的原址,这里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中共历史上著名的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后改成“庐山人民剧院”。这座建筑右依青山,左靠碧溪,门前苍松翠柏,红花绿草,溪水潺潺,环境优美,一楼大厅循环播放着1959年至1970年有关庐山会议新闻纪录片,会议厅保持了九届二中全会原貌,看着座位上那些曾经在中国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人物名字,心中不免唏嘘,政治斗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多么难以把握!

离开会址,我们便跟着导游小曹过芦林湖,沿着一条松林间的石阶路一直向下,林间浓荫蔽日,绿浪连天,黄龙潭连赏三宝树,这是三棵凌空耸立的参天古树,二棵是柳杉,各高40余米,一棵为银杏,高约30米,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树,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继续前行在黄龙寺稍坐休息后,观赏了乌龙潭坐上星龙索道,很快到了庐山悬索桥。此桥又称铁索桥,坐落在神龙宫地带,横跨于将军河面,悬空险秀。站在桥上,四面的景色尽收眼,是观赏铁船峰和石门涧的最佳观景点,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近处山峰则峭壁、丛林各异,苏轼当年诗中的意境大概就是如此吧。

简单的午餐后,我们匆匆朝着御碑亭、仙人洞方向庐山著名的锦绣谷景区。早在来庐山之前,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便让我对“仙人洞”非常向往,仙人洞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骤添几分仙气。

庐山处于一个盆地,四面山岭耸立,南依鄱阳湖,北傍浩瀚的长江,大江大湖蒸腾大量不竭的水汽,形成滔滔的云雾涌向庐山,庐山云雾,四季皆有,夏季最多,年均雾日为190多天 。我们刚到仙人洞,便感受到了庐山变化多端的雾锦绣谷这段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中沿山而行,天气忽晴忽雨,时见群峰被云遮雾罩,山形变幻莫测,登上峰顶刚见身下雾海茫茫,转瞬就是青山巍然耸立,直让人感叹庐山云雾的诡谲奇特!

终于到达上上的如琴湖,这个建于1961年,面积十一万平方米的人造湖,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名“如琴湖”,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 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甚是赏心悦目。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我们正值初秋到来,没有体验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美景。

游玩一天的我们在华灯初放的时候慢慢地行走在庐山牯岭街。这里是庐山景区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峡谷,海拔1100米高,是名副其实的天街。站在街心公园,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长江玉带。牯岭街商店鳞次栉比,游客云集,非常热闹,街上有邮局、银行、电影院、酒吧等,干净整洁,凉风习习,很是惬意。逛了一圈,买了点特产,找了一家很有当地特色的小饭馆,慢慢品尝这里的竹笋烧鸡等几样小菜,一天的旅游劳累一扫而光。 

庐山山顶与山下气温差别很大,虽说刚入秋,九江城里还让人感到太阳炙热的温度,山上却秋意盎然,夜间更让人感到丝丝寒意。

天刚亮,勤快的小曹姑娘便来唤醒大家,说今天因为同行的客人中有要赶车回武汉的,大家早些出发。今天主要的景点是庐山瀑布群里很名气的三叠泉瀑布。去三叠泉可以乘坐一段电缆车,想想时间还早,空气这样新鲜,走走路多好,我们便沿着电缆车道旁的小路朝着三叠泉的方向前行。经过近3小时的上坡下坎,无数的台阶被我们甩在身后,隐约听到轰轰的鸣响声,知道我们的目标马上就要到了。

三叠泉瀑布总落差为155米,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如弓形;三叠最为壮观,高50米,直泻入潭中,被称为"世界上最壮丽最优美的喀斯特瀑布"也被称为庐山第一景观,是古今登庐山的游客必到之地。站在泉下抬头仰望,三叠泉宛如一条从空中抛下的镶满珍宝的白丝带,不停地抛珠溅玉,让人总想伸手捧回。庐山因山体多峭壁悬崖,加之水系丰富,故形成了很多美丽壮观的瀑布群,难怪当年李白会在庐山咏出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下午我们参观了著名的大哲学家朱熹讲学教育的原址“白鹿洞书院”,第一次亲眼看到书院后面喂养的几只白鹿,还坐在当年红极一时的电影《庐山恋》中张瑜、郭凯敏共同读书的凉亭里,回味那场“文革”结束后我国首部以爱情为主的电影人物的故事,感叹这世界变化实在太快,当年被誉为“中国银幕第一吻”的电影才过去35年,现在连小学生都已经学会谈恋爱了。

庐山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她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短短两天的庐山之行,虽没有将庐山的美景都看遍,但庐山的奇峰秀岭、变化诡秘的雾霭、凌空而下的飞瀑都让我对她流连忘返,正如导游告诉我们的:留点遗憾,下次才会再来哦。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