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围城效应”反思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这句名言道破了多少人生众相。


 近年来,我监先后招录了许多新干警,不少人刚开始从事监狱的监管工作时,豪情万丈。几年后,工作新鲜感逐步丧失,于是乎,质疑自身能力者有之,抱怨平台太小者有之,怀疑是否入错行者也有之。不知不觉在迷茫中就停滞不前了,对手头的工作,开始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还自欺欺人地高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有部分人抱着“出去看看”,换个单位试试的心态,认为或许别的单位环境氛围更好、工作更有意思、更适合自己、也更能带来成就感,把自己的单位当培训基地——“分流中心”。


 诚然,每个行业、每个岗位,待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作为局内人,我们当然可以质疑、可以吐槽。但现实可不仅仅是这么简单,难的是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并能试着解决问题。宋代词人苏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生活中的诸多事例反复告诫我们:任何事物发展中都会遇到问题,解决它们如同治病,自然会带来“痛感”,但决不能因为“痛”而讳医忌药,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担当来,以新的状态、面貌、作为来适应。对于合法合理的诉求自然应当尊重,但要明确,在岗就要负责,在位就得有为。感到痛了,才能更加清醒,不必留恋“旧时光”,迎来个人发展、干事创业的“好日子”,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付出。琐碎的工作不是不能创新,也不是不能有成就感,而在于你是否以积极的方式看待它,是否结合自身优势开动脑筋去创造,抑或是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促进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获得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


 世界那么大,去留本正常,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奉劝诸位年轻干警,当你们在仰望星空、尊重梦想、听从内心召唤的同时,还需脚踏实地,而不要一味听外在摆布,随波逐流。面对是走还是留的问题,“城外”的人也需多一些理性包容,“城里”的人对坚守则更需要多一分责任担当。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个人定位很重要,选准了目标就需要耐得住寂寞,风雨兼程,坚守一个理:做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自己责任;做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才能堪受人生担当。做好本职工作,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对于我们来说,同样也是极为精彩的人生。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