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抗击疫魔 必定有我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冠状病毒,来势凶猛,监狱警察,众志成城。这个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洗劫了鼠年春节的祥和与宁静。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打开新闻,但又有些担忧。盼的是抗击疫情能够带来好的消息,忧的是一天天向上增长的数字。面对凶猛的疫情,在监狱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普通民警,他们是如何应对的?请看他们的故事。

永不松劲的“劲松哥”

 提起生活卫生科王劲松科长,参加第一轮值班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细致如微的工作作风和永不松劲的敬业精神。作为罪犯生活物资的大管家,按照监狱党委部署,早在春节前夕,他就提前谋划,充分考虑天气原因和春节放假,从元月初就开始储备罪犯生活物资,不仅确保了春节期间监内的生活物资保障,还大大减轻了后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交通运输受限,物资采购困难带来的压力,为确保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自监狱开始实行封监管理,第一批轮值干警进监以来,后勤保障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参加值班的所有干警的吃、住都得马上解决,作为生活卫生科科长的他,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家的“后勤部长”,大到协调床铺、解决被褥,采购罪犯、干警的生活物资,小到采购铺床需要的螺丝和储备干警喝的饮用水,他几乎一刻也没停过,他的电话也几乎没有停过……,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罪犯的日常用品和生活物资均需要采购补充,但由于疫情的严重影响,很多市场都未开市,再加上道路运输管制,采购又成了最大的难题,他又千方百计协调关系,通过多种渠道将一些紧缺的日常生活用品采购进监,极大地缓解了监管改造秩序的压力。

 前两天,监狱组织干警体检,在测量血压时,他的高压190多,低压也达到110多,稍微懂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同事们都劝他休息一下,可他却说:“没事,一会吃点降压药就好了”。就这样,在匆匆做完体检项目后,他吃了点降血压的药,又立刻投入繁杂的事务中,从早到晚,是复一日,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很多同志都说,王科长虽然不是党员,但却胜似党员。

 铁面无情的“急先锋”

  在罪犯劳动改造管理工作中,他是铁面无情的执法者;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他是主动请缨的急先锋。他就是劳动改造科科长程宏。

  在监狱实行封闭管理的前一天,他已经在监狱值了一天的班,面对监狱的安排,他义无反顾冲在了前头,承担了第一轮的执勤任务,做事干练、果断的他,承担了大量组织协调的任务,在科室男干警进入监内封闭执勤后,他又当仁不让的成了现场管控组的组长,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罪犯就餐秩序、训练秩序、学习秩序的督查指导,负责狱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罪犯违规违纪的处理和夜间罪犯就诊、停电等特殊情况的警力调配。

  为了确保监内的绝对安全,他每天都会深入现场对各监区改造秩序和民警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他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留情面,确保了监狱的决策部署顺利落实;他也有柔情,为了了解民警的困难,他经常到监内与各监区执勤民警谈话交流,把监狱和上级的关心传递给执勤的民警,鼓舞士气;他处理事情果断迅速,不拖拉、不推诿,对监内发生的突发狱情迅速作出处理,经常组织科室在监内执勤的民警研究问题和狱情,并对加强封闭管理,确保监内绝对安全稳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轮进监执勤的管理提供了借鉴经验,真正成了处理问题冲在前,考虑问题想在前,关爱民警走在前的名符其实的“急先锋”。

医护队伍的领头雁

 李俊,清瘦的身材加上鼻梁上的一副眼镜,拥有副高级职称的他,俨然一副高级知识分子的气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作为监狱医院院长的他,毅然决然冲在最前,成为第一轮进监执勤的医疗队伍的领头雁。深知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重要性的他,高瞻远瞩,提前谋划,储备了充足的口罩、消毒液、防护服、测温仪、药品等紧缺的医疗物资,为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还得到了监狱党委和省局领导的表扬。刚开始的几天,他总在监管区和监外办公区不停的奔走,及时协调各种关系,并根据自己的医疗知识和经验,把监狱医院的值班周期确定为15天,又结合实际采购了有助于疫情防控的中药材,协调六监区熬成中药汤供全体民警、罪犯饮用,组织医务民警为参加执勤和备勤的民警进行体检……

 总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才入警不久的年轻民警,也有临近退休的老同志,有从大年三十就开始值班一直坚守岗位的敬业模范,也有亲属生病也不能去照顾的“白眼狼”,还有妻子临近生产仍坚守岗位的“狠丈夫”……。面对困难,他们没有人退缩,面对疫情,他们没有逃避,因为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抗击疫魔,必定有我,使命在前,警察不退……(唐吉学)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