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新闻网记者来到贵州“月饼小镇”——龙昌,探访福泉监狱老食堂里正在制作中秋美食的工人们。
中秋临近,在福泉监狱老办公区的食堂里,退休职工刘系英和她的同事们正在忙着制作月饼。从最初在监狱老食堂工作开始接触制作月饼,跟着老师傅年复一年学习,制作月饼已25年,从最初的“食堂中秋美食”发展成为2万人口左右龙昌镇的支柱产业,监狱老食堂的月饼没有任何的机器加工,从切、进、选、做都是纯手工制作,刘系英和同事们见证着“月饼小镇”的成长,也传承着美食味道。
最初监狱的月饼只是作为内部民警职工在中秋节的一道美食,改革开放后,“食堂月饼”的独特美味,吸引了不少民众前来学习该月饼的制作手法,学会技术,自己做来吃,也拿到市场上售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口味改良,风味独特的酥皮龙昌月饼深受当地和外地的民众喜爱。
每年临近中秋,福泉监狱党委安排相关部门为制作月饼的退休职工们免费提供生产场地,联系相关事宜,并积极开展宣传,拉动内需外销,增加退休职工们的收入。
据悉,福泉监狱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退休职工以及困难职工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支持他们自主创业,持续开展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帮助部分困难职工发展养殖业等,以多种方式不断帮助职工们增加收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走上小康路。
吴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