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改造

月是故乡明 早获新生归故乡——福泉监狱开展“七个一”系列教育活动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福泉监狱组织开展“七个一”系列教育活动。

畅谈一次改造计划

只有清晰地规划未来,才能更好地掌控现在。9月16日上午,70余名改造标兵在民警的组织下畅谈自己的改造计划和目标,分享了在民警教育、集中学习、日常改造等过程中的真切感悟,进一步激发犯群改造动力,明晰了改造方向。

诵读一首经典

经典作品是文学的瑰宝,通过诵读古诗词能够提高罪犯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9月16日下午,一场场诵读、演绎古诗词的文化活动在各分监区举行。罪犯余某诵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时黯然神伤,一句“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他回想起曾与亲人团聚时的温馨画面,如今一墙之隔隔绝了种种美好!如果能重来,绝不会触碰纪法底线......通过引导罪犯诵读、演绎、讲解古诗词,让罪犯感受古诗词的文化魅力,从中汲取人生智慧与力量。

观看一次中秋晚会及文化展板

9月17日,组织罪犯集中观看了中秋文化展板和央视推出的中秋晚会。罪犯通过展板深入了解中秋的演变、寓意、各方民俗,潜移默化中增强罪犯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开展一次文化作品创作

在文创的海洋里,每一个作品都有它独有的意义。为让罪犯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树立改造信心。监狱组织罪犯开展文化作品创作活动,引导积极通过文化作品表达生活感受,培养罪犯高尚的生活情操。书法作品中,二监区罪犯张某的行书《虞美人》,笔法行云流水、舒展有型,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的人生向往与追求;三监区罪范刘某自创《蝶恋花·狱中秋思》,用诗词诉说“身陷囹圄悔断肠”的忏悔,以及对“早获新生归故乡”的期望。

分享一次家乡习俗

9月17日,为给罪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表达平台,各分监区组织罪犯开展“中秋座谈”,由罪犯分享家乡中秋习俗和中秋故事,引导罪犯用心改造,回归社会后用实际行动造福家乡。

举行一次文化活动

中秋节期间,各监区结合自身监区文化品牌,开展文化活动,鼓励罪犯编排文艺节目,开展文艺节目创作,努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开展一次罪犯教育

寓教于乐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方式。监狱将罪犯教育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在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适时融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让罪犯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氛围里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使罪犯能听懂、易接受、真拥护,增强罪犯遵纪守法意识。


撰文 周旭映 田永凤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