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改造

民法典宣传月:法律援助进监狱 法律服务零距离

  • 字体:
  •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响应全国 “民法典宣传月” 活动号召,充分发挥《民法典》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保障罪犯合法权益中的法治保障作用,5月29日,贵州省福泉监狱联合福泉市司法局,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罪犯集体法律援助专项活动。

《民法典》专题讲堂:法治阳光照亮改造之路

活动以“民法典进高墙”专题讲座拉开帷幕。马骏律师围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核心内容,结合继承纠纷、家庭关系认定等典型案例,通过“法条解读 + 案例剖析 + 回归指引”三位一体模式,系统阐释了婚姻家庭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讲座特别强调:“《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即便身处改造环境,每位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仍受法律保护,学好民法典既是重塑法治观念的‘必修课’,更是顺利回归社会的‘指南针’。”生动的讲解引发服刑人员强烈共鸣,现场多次响起掌声。

面对面法律咨询:民法典条款解答现实困惑

钟平芳、吴绍元等 7 名律师组成 “民法典服务团”,为服刑人员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服刑人员围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变更、债务继承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律师团队以《民法典》相关条款为依据,结合司法实践,逐一出具书面法律意见。某服刑人员咨询离婚后子女探视权问题时,律师现场引用《民法典》第 1086 条,明确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并指导其通过法定程序主张权益。整场咨询活动务实高效,累计解答法律问题 40 余件。

监司联动座谈:构建民法典普及长效机制

活动结束后,监区民警与律师团队召开 “民法典进监狱” 专题座谈会。双方围绕“如何深化《民法典》在教育改造中的应用”展开研讨并达成共识,一是建立案例库,梳理典型咨询案例,制作《服刑人员常见法律问题・民法典指引》手册;二是拓展宣传形式,每月设立“民法典开放日”,通过线上视频连线、模拟法庭等形式深化普法;三是强化需求对接,结合服刑人员年龄、刑期等特点,定制化开展婚姻家庭、劳动权益等专题普法。

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民法典宣传融入改造工作,既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要求,更是帮助服刑人员修复社会关系、提升改造质量的重要抓手。”

此次活动是《民法典》宣传向特殊群体延伸的生动实践,既彰显了法治文明的温度,也为教育改造工作注入了法治动能。未来,福泉监狱将持续深化“法治改造”品牌建设,让民法典真正成为服刑人员改造路上的 “良师益友”。


撰文|余江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