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妈妈,最有力量的名字。 —《请回答我1998》
下班回家,推开门,闻到熟悉的饭菜味,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妈,我回来了。”“快去洗手,一会就吃饭了。”“好。”母亲从邻省的城市回到老家,每天都做好饭菜等着我吃饭,看似寻常的一顿晚饭,我们家却很难凑齐吃上一顿。
一家人分隔两省,因为牵挂另一边的家人,母亲时常来回奔波,年迈瘦小的她总不忘代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看,这一次她又给我买了云南荞麦西沙陷的饼。拿给我时还小声嘀咕着“带的时候没放好,有的已经碎了,”看她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像个孩子一样有些无助和失望,我连忙安慰她,“碎的也好吃啊,都跟你说了现在能从网上直接买,带来带去的多麻烦。您又不是代购,何苦呢。” 她的理由很简单但每次都一样“难得来一趟,我记得你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了。”是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和家里人聊天,特喜欢说一些我们小时候的事,比方说:某个人5岁时过年把她刚捣拾干净的一整只鸡丢在沸腾的油锅里,还大声叫着炸鸡吃,炸鸡吃(对,我必须承认是我干的!),再比方说,她从家里相册翻到我们小时候的照片也要同我们分享成长的故事,其中有一张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上小学时参加小交警活动的照片,穿上少年交警服的我在岗哨上对着镜头一脸骄傲,现在自己也成了一名警察,这样的照片也变得意义非凡,那一次我同母亲愉快的聊了很久。
还在上学时,我们总会觉得母亲很唠叨,年轻人嘛,快节奏时代和父辈有代沟很正常,不过幸好现在的我们开始懂得了珍惜,看到她们老去的速度与日剧增,不再忍心伤她们的心。
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为国奉献青春是生活的主旋律,我们常常感到缺少陪伴家人的时间,上班后更能体会亲情的可贵。我个人比较懒散,平时上班下班、匆忙,自己屋里的东西摆放得很凌乱,偶尔休息时也会自己收拾,但怎么也收拾不出母亲在时帮忙整理得那种一目了然的干净整洁,所以每年只有母亲在老家的时候,我的房间住着特别舒适。当然,她也有让人头疼的事,比方说每次早上知道我要上班,她准要比我早起20分钟,然后不顾我的感受打开我房间的灯和房门,催促我快洗漱 “上班要积极,干事要踏实,晚上早点睡,白天就能早起,上班不要迟到······”另一个让人头疼的事可能每妈妈都有,就是强迫症,她买的或者刚做的吃的东西,你必须要吃,而且还不能少吃,因为她的食物“比外面餐馆干净”“营养价值非常高,对身体好”不然她会一直说到你妥协为止。
转眼老妈过两天就要回云南了,我窃喜以后早上可以多睡10分钟了,但也遗憾最近忙工作没能多陪陪她,我时常在想虽然做了国家的儿子,却没能做好一个母亲称职的儿子,内疚和感恩交织,每次都希望下次一定要好好陪陪她老人家,但每次都有遗憾,这或许就是我对母亲的感受,愿她健康长寿,福如东海。(文 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