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心理矫治丨疫情下,监狱民警如何教育罪犯实现心理成长?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作为监狱民警,如何帮助罪犯调节身心健康,确保其正常接受改造,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命题。

案例介绍

罪犯李某,55岁。八月初,李某持续因感冒发烧,伴随胸闷症状,遂怀疑自己被病毒感染。经过相关检查,李某身体并无大碍,民警告知其结果,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心理包袱,并逐渐影响其改造情绪。

案例分析

当接手李某的案例后,结合所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我判断,李某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属于不合理想象。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李某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胸闷和发烧情况,他会不自觉地联想并过高地预估自己感染病毒的情况,符合心理学中的“台风眼”效应。

其次,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导致李某发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体会不自觉地紧张、担心、焦虑,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但李某不明白这一点,因此只能不断向干警确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慌。

解决方法

如果能让李某正确认识现状,了解自身存在的焦虑和恐慌,那么他就能较客观地面对自己的病情,从而有一定安抚和缓解效果。

首先,我们向李某科学地分析当前疫情形势。告诉他到目前为止,全省暂未出现新增病例,表明当前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安全的,感染病毒几率较小。另外了解疫情,要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凭空想象,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其次,定期与罪犯交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关注李某的心理状况后,我们为他建立起心理问题台账,清晰记录民警与他谈话的时间和细节,以及他心态变化过程。告诉他目前的疫情困境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只需要认清并克服它。同时鼓励他要在这次战“疫”中学会思考、获得智慧与力量。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