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海安监狱5名新警“跨界”初体验!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期,海安监狱选派五名新录用民警前往安龙县公安局及基层派出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沉浸式”跟班学习。从刑侦破案到守护安全,从排查隐患到矛盾调解,他们用脚步丈量社情,以真心解除民忧,交出了这份亮眼的“成长答卷”!

01刑侦跟班:杨连瑞的“破案入门课”

在安龙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通涉及命案的报警电话让新警杨连瑞和前辈们火速赶往现场开展勘察。“在现场,所有发现和提取的物证都必须详细记录。在何处发现?处于何种状态?通过何种方式提取?提取人是谁?只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后,才能成为未来诉讼的关键材料。”从痕迹提取、物证保全到技术应用,虽然跟班时间不长,但杨连瑞对刑侦工作已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感受。
除了现场勘察,笔录的制作也是杨连瑞必须学习的技能之一。“制作笔录,不仅要求逻辑细节双在线,同时还要将口语化、条理不清晰的语言整合成精准客观的书面证据。”杨连瑞表示,制作笔录非常考验民警案情梳理、证据固定和法律文书撰写的综合能力。
在一次次参与真实案件办理中,杨连瑞的侦查思维在逐步提升,而这将成为往后他在监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02警情一线:王闳烨、宁显茂的“日常”不寻常

在栖凤派出所,新警王闳烨、宁显茂直面基层最常见的各类警情。他们学习处置小孩走失、醉酒闹事、噪音扰民等警情,在沟通中学会耐心,在处置中学会规范,并多次参与对娱乐场所的违法行为排查工作。
期间,宁显茂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起老人“丢钱”案——一位老人到银行存三万元时发现少了九千元,情绪激动地表示肯定是银行在“搞鬼”。接警后,宁显茂和同事迅速赶赴现场,在安抚好老人情绪后立即调取并查看监控,确认老人携带的钱款仅为两万一千元。
“老人家你看,监控里很清楚,你只带了两万一千元钱来的。”
“那我剩下的九千元呢?究竟是谁偷了!”
“老人家你不要急,好好回忆下你去过哪些地方,是不是不小心掉在哪了?”
在宁显茂的建议下,老人再次返回家中查找,最终在家中角落找到了“遗失”的九千元现金。一场误会被成功化解,老人的财产安全也得到了守护。

03社区深耕:徐一航、郑文龙的“片区管家”体验

在安龙县招堤派出所,新警徐一航、郑文龙投身于繁杂而重要的社区警务工作。他们每日穿行于街巷,开展入户走访、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等,快速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矛盾纠纷调解是公安民警常见的工作之一。期间,徐一航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认真学习群众沟通技巧,耐心倾听群众需求,抓住矛盾要点,化解矛盾根源,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后期做好监狱矛盾化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开学季”来临之际,郑文龙与警务站同事主动走进安龙县第三小学,为全校师生开展反恐防暴演习。“情景模拟中,我们使用盾、棍、叉组成三人战术小队,根据演习方案开展行动,迅速制服手持武器意图行凶的‘歹徒’。”过程中孩子们的加油声此起彼伏,让郑文龙倍感振奋。他说:“这场演习不仅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此次“跨界”跟班学习是海安监狱推动新警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监地协作机制、打破系统壁垒、提升监狱民警在多场景下规范执法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沉浸式融入公安实战,新警们进一步夯实了法律基础,磨炼了警务技能。他们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为未来投身监狱事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