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海安监狱突出“三可三彩四要”新举措着力打造新时代党建工作新方法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了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党建成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海安监狱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全省监狱系统实施的“双带五引一保障”行动为抓手,围绕“三可”“三彩”“四要”党建工作新思路,推进政治铸魂提士气、忠诚履职显担当、提升本领树形象,强化管理保安全,以实际行动锻造一支政治忠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提“三可”本领

树忠诚担当新形象

提升“干事可为”强担当的本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一个单位而言,队伍的活力源于思想政治的引领。海安监狱党委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认真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为了提升民警的率先垂范、勇于担当的自觉性,海安监狱大力抓实民警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以典型引路、向先进学习”这篇文章,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全国和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英模人物事迹,以英雄模范事迹激励民警干事创业的激情;通过推行党员星级量化考评机制,不断丰富“党员责任区”“党员政治生日”机制,引入党员承诺践诺等内容,激活广大民警主动投身实践、提升自我、履行承诺的动力;通过建立重大任务认领激励机制,让青年民警主动承担监狱急难险重任务,培育他们敢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能力和本领。今年以来,我狱民警在主动承担教育攻坚转化罪犯、离监就医看守职责和重大矛盾排查化解等任务上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筑牢起“干事可为”的政治基础。

提升“风险可控”保稳定的本领。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各类执法责任风险发生,防微杜渐。海安监狱通过教育引导民警牢固树立公平正义和法律至上的执法理念,充分增强民警的风险意识、规范意识、法治意识、公正意识,全面提高民警辨别风险、规避风险、抵御风险、降低风险的自我防范能力。在执法过程中,监狱各部门均能做到案件办理依法依规,罪犯考核及时细致,证据保全科学规范、过程监督跟踪有效,对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审查,罪犯考核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考验。定期开展执法管理质量检查考核,适时对执法案件办理进行自查、评查、抽查、评议等,及时发现各种执法活动中的偏差,及时纠正执法活动中的问题,防范“六大顽瘴痼疾”的再次发生。

提升“措施可靠”夯基础的本领。海安监狱党委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抓队伍、强管理、夯基础、保稳定”作为最大的政绩。着力围绕监狱工作的短板弱项,大力开展民警的实战实训,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面强化青年民警在罪犯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升民警在困难面前挺得过去、重大任务拉得出去、关键事件顶得上去的本领。积极推进“以师带徒”工作机制,紧盯“一年跟着干、两年独立干、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切实提升民警队伍综合素质。大力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目标考核、安标化建设、隐患排查整治上持续发力,制定出台监管安全、生产安全检查考核相关制度和罪犯“三大现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等一揽子举措,筑起了“五安全一稳定”的坚固防线。

提“三彩”建设

树文明团队新形象

抓活力团队建设,业绩出彩。伟大的事业、壮阔的征程,离不开队伍的力量。海安监狱党委结合青年民警的特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开设专题栏目等形式,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筑牢青年民警的政治忠诚和政治担当;通过举办民警政治轮训、红色实景培训,引导青年民警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培育青年民警自强不息的政治品格。正是这支笃行不怠、冲锋在前、担当实干的团队,在教育改造罪犯、强化安全管理、防范化解矛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自2007年以来连续实现了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双零”目标。

同时,监狱青年民警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上积极作为,善作善成,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成立青年突击队等形式,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走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走进乡村开展爱心帮扶等活动,极大提升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职能,全面展示了他们的青春魅力与活力。

抓特色阵地建设,文化多彩。海安监狱党委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警营文化、监区文化、安全生产警示文化精神谱系。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政治引领、制度引领、目标引领、标准引领、作风引领,着力打造“塑、育、励、固、暖”党建特色文化和“三可三彩四要”党建工作新品牌。

积极推进警营文化建设,通过总结提炼形成“忠诚、求实、勤奋、笃行”的监狱精神和“没有苦干的今天、就没有成功的明天”的警队精神,激励全体民警职工砥砺前行,踔厉奋发。大力推进监区文化建设,按照“一楼一特色、一层一主题”原则,依托安龙招堤“十里荷塘”的独特资源优势,建立起以“荷、和、合、活、获”为主题的“五荷五美”监区文化新模式。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文化教育作用,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文化墙,开展安全知识竞答和安全生产案例警示教育,传递安全生产良好氛围,构建起安全生产警示文化新特色。

抓先锋队伍建设,形象亮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海安监狱以党建带队建,强化民警能力素质提升,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集体和个人。8个在职党支部完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3个党支部被省局评为星级党支部,1人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先进个人,1人获省直机关公文写作比赛优秀奖,17人被省监狱局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标兵和青年理论学习标兵,3个基层单位被上级评为文明科室、青年文明号、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今年,在全省监狱系统“尖兵对决2023”青年民警技能大比武中,我狱参赛民警不负众望,斩获团体组织奖和辩论赛三等奖,其中4位民警分别荣获监管改造实操技能、刑罚执行实操专项技能、公文写作和处理专项技能、计分考核系统实操专项技能“尖兵”称号。这些突出的业绩,彰显了这支队伍的责任与担当,焕发了这支队伍的青春与活力,为监狱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建“四要”氛围

树执法环境新形象

构建“执法要严谨”氛围。为了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提升执法办案水平,海安监狱认真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刑罚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监狱通过扫描式检视执法办案全链条证据,落实“减假暂”案件办理“三级前置审查”的工作责任。抓实案例式点评选评执法典型案件,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执法办案民警工作开展,帮助他们提升执法工作能力。通过开展互动式集中办案,适时性案件评查、沟通式案件会商等,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执法办案体系。为了确保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公开,监狱坚持把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分级审核、集体研究和定期公示作为必要执法办案程序。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监狱在办理“减假暂”案件过程中实现了错案发生率为零、瑕疵案件率也控制在0.63%以内。
构建“教育要多样”氛围。重塑灵魂是监狱工作的重要职能,如何提升民警教育转化罪犯的能力和水平,是摆在监狱民警的一大课题。为了将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海安监狱创新教育改造模式,探索出了“塑魂、育心、明向”的教育改造新方法。在“塑魂”上,着力加强思想灵魂的重塑,通过引导罪犯深挖犯罪根源,认识犯罪的危害,提升罪犯认罪悔罪意识。在“育心”上,通过开展传统“荷文化”教育和经典诗词朗诵活动,用文化浸润罪犯心灵,用“荷品”培育罪犯心性,促进罪犯品格重育、品德重建、品行重塑、品位重立。在“明向”上,通过民警的教育和引导,让罪犯明确改造方向,指导和帮助罪犯制定服刑改造计划,增强他们的改造信心和决心。

构建“管理要科学”氛围。海安监狱坚持科学管理为导向,全面落实监狱各项管理制度。抓“精细”管理上,制定罪犯一日规范化管理流程,推进罪犯从起床到就寝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抓“隐患”整治上,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五个重点”巡查检查,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大力推进罪犯板块式移动和哨音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罪犯令行禁止、服从管理的改造意识。抓“责任”落实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把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落实“谁分管谁负责”“谁包保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直管民警工作职责,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安全生产军令状,将民警的工作与绩效、奖惩、提拔、轮岗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构建“保障要有力”的氛围。海安监狱立足民警工作现状和具体需求,始终把从优待警作为最重要的“民心工程”来落实,围绕“干部培养、正向激励、关心关爱、帮扶解困”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培养上,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民警选拔到关键的岗位和重要业务工作上来,磨砺他们吃苦耐劳和敢于争先的精神;在职级晋升上优先考虑长期坚守和战斗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的同志,用政策激励民警干事创业的激情。适时开展政治家访、走访慰问和监狱领导常态化下访接访等工作,了解民警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及时送去组织的温暖,最大限度解决民警及家属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关注民警的身心健康,通过建立民警健康档案,了解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减压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排解工作生活压力,助力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