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向社会通报了2019年贵州监狱系统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及社会关心关注有关事项。
据介绍,去年我省监狱工作以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有力有序推进勤务模式改革,政治建设、监狱安全、罪犯改造、公正执法、物防技防、队伍建设等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取得了连续8年实现 “四无”目标(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特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连续11年“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的好成绩。
以公正执法为核心 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2019年,全省监狱紧紧围绕公正执法核心,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刑罚执行法规政策,继续依法推进假释适用,提高假释率,有序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
据悉,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减刑15889件、假释1099件,暂予监外执行94件,其中因罪犯病情危重、短期内有生命危险而按紧急程序办理42件,占全年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数的52%。全年全省假释适用率为1.91%。
同时,开展减假暂专项整治活动,对全省监狱2017年-2018年办理的所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逐案进行检查,公正执法机制得以进一步健全。
制定下发《贵州监狱三类罪犯减刑假释工作管理办法(暂行)》,对原职务犯罪罪犯、金融类罪犯和涉黑罪犯三类罪犯减刑假释工作依法依规从严把关。积极配合检察监督,接受巡回检察35次。
以罪犯改造为宗旨 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
为适应新时代改造罪犯工作的需要,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和人民群众对安全需求的角度,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劳动改造的惩罚、矫正和回归功能,创新性开展犯罪危害修复、人际关系修复、回归适应修复的恢复性司法实践。
活动实施以来,全省监狱系统罪犯写悔罪书、致歉信和家书30717封,制作并送出新衣2354件,中秋节邮寄月饼3782盒,资助被害人、家人子女上学圆梦275人,开展56期多元化劳动技能教育培训,培训2549人,1172人取得培训证书,主动交纳财产性判项罚金3773.68万元,上交赃款12270.72万元,履行民事赔偿1963.54万元,组织即将刑释罪犯1826人次参加就业推荐会12场次,974人签订意向性就业协议,修复罪犯与被害人、亲属关系3686起,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严守监狱安全底线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自1月21日,贵州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疑似感染者后,省监狱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做出防控部署,紧急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责成各监狱采取了诸如立即对发热罪犯进行摸排和隔离治疗、加强对监舍等公共区域的消杀、做好药品及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对入监人员管理、暂停面对面会见活动等防控措施,督促指导各单位加强与当地疾控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当地医疗和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科学制定防控预案。
1月24日,贵州省政府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次日,贵州省监狱局发布1号局长令,全省监狱进入封监管理状态,全省监狱民警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之中。并根据疫情形势认真分析研判,不断升级完善防控措施,坚决遏制了疫情向狱内传输。截至目前为止,全省监狱未发生一名民警或罪犯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
为确保罪犯在疫情防疫期间与罪犯家属通信的权力,各监狱根据实际情况,在原规定每月电话通话1次的基础上增加了2—3次,在原规定每次通话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基础上延长了5分钟。并组织罪犯开展“写一封家书”主题教育活动,给家人报平安,不让家人担心。
降低行政成本 严格规范公务经费运行
2019年省监狱局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年度预算,公用经费开支严格遵循“先预算,后支出”原则,切实落实预算管理的严肃性。从严压缩、控制公务接待、公车运行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机关“三公经费”开支56.6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1.13万元,“公车运行费”55.50万元,无“出国费”开支。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公经费”节约0.8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减少1.59万元。继续精简会议,压缩会议规模,会议费产生0.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99万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龙蓓
编辑 庞博
编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