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当人们都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欢乐时光里,经过一年的忙碌,满心欢喜的期待着与家人团聚时,疫情突然来袭。有这样一些普通人,他们告别年迈的父母,放下怀中年幼的孩子,义无反顾的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前线:
2020年1月25日,年初一,金西监狱医院一分监区长刘宽卫同志,为了让离家较远的同志能够回家过年,主动承担了大年初一值班的任务。在接到封闭管理的命令时,他拨通妻子的电话,只简短地交代了几句:“照顾好家,自己注意身体,提醒家人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就返回了自己的岗位。
封闭管理期间,他每天组织人员到监区一线开展消毒、巡诊,在病监对住院病犯进行日常诊疗和疏导教育工作,期间,他两次在凌晨处理危重病犯,并使重病罪犯转危为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着身边的同事,确保了医院的各项工作在封闭管理期间平稳运行。
而电话那头的妻子蒙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科护士长,中共党员,在2020年1月26日,也接到了支援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随时待命前往防疫战斗最前线,替换第一批战友。再次拨通的电话两头,是片刻的沉寂,“我们请爸妈把女儿接回老家吧?”
“好”。
在这个危难时刻,两名分别战斗在防疫一线的“战士”,满怀愧疚的做出了一个艰难又果断的决定。
转身,返回战场。
监狱医院一分监区副指导员蔡瑜同志,在年前把远方的父母接到贵阳,希望好好在春节期间陪陪二老,一家人共享难得的团聚时光。然而,突发的疫情,打破了这个单纯的愿望。还在饭桌上接到参加第一轮封闭管理命令的蔡瑜,向父母简单的介绍了情况后,就奔赴单位参加集结。
此时,他的妻子赵文静,贵阳市金阳医院的一名护士,正在医院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蔡瑜没能当面告诉她,马上将投入14天的封闭管理。
家中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在这个寒冷得让人颤栗的冬天,满心不舍的把他们送上了战“疫”一线。
是面对使命召唤的毅然决然,更是特殊时期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为这两位“战士”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力量,温暖着隔空的守望。
监狱医院院长余天桂同志,是一名有着丰富监狱基层医疗工作经验的“老兵”,为什么是“老兵”,因为老兵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在社会普遍存在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下,金西监狱医院,在他的组织下,在年前半个月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防疫物资,为了更进一步确保防疫工作的平稳开展,他在接到党委命令后,前往多家医疗物资公司采购防疫物资,组织进监民警协同作战,确保监内医疗防疫保障工作照常进行,力争为监狱防疫工作“再加一把力,再使一把劲”。另外,看着医院医疗防疫工作平稳开展,乐呵呵的余院长,私下只有一个遗憾:就是今年又没能陪年迈的老母亲过个年。
监狱医院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刘超同志,直到年终工作检查结束后,终于抽出时间,到医院处理困扰自己多年的病痛,检查时,医生就很不解:“你也是学医的,怎么拖这么老火才来,伤口很难愈合。手术以后你一定要好好休息”。接到党委命令后,他强忍着难以言说的疼痛返回工作岗位,连续加班5天,他在监外组织安排医院进监值班人员,前往当地疾控中心协调防疫物资和联动防控工作。同时,按照监狱党委的安排,他在防疫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念念不忘把党旗插上“战场”,他积极策划和指挥在监内的党员同志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疫”战场上高高飘扬。
在这个时候,如果问他们,你们不怕吗?你们不累吗?在疫情面前,没有人不怕;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的付出远比我们想到看到的要多。不论监内还是监外,还有很多同志的故事,无一例外的令闻者动容,他们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 他们毫不畏惧、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是战斗的先锋,是防疫一线的战士,他们选择,诠释着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出监狱人民警察的忠诚、坚韧!
后记:相信在平行世界里,总有一些人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冲上了防疫前线,为我们守护安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即使是简单的记录和身影,总会让人热泪盈眶。如果疫情有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誓言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它意味着坚守和奉献。我们之所以在这危难的时刻赞颂勇气,是因为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监狱民警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毅然选择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这是对使命担当最佳的注解。“请珍重,我们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