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他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他是工作敬业,成绩突出的监狱民警。时光镌刻了他忙碌而沉着的身影,岁月留下了他不负韶华的坚实脚步。他叫朱仲囿,贵州省轿子山监狱十一监区民警。从警八年,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赞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
年轻的教育改造行家
2012年,大学毕业的朱仲囿穿上警服,成为了监狱的一名基层民警。八年从警风与雨,头上警徽云和月。誓言无声,一路走来,朱仲囿脚步坚实。狱政、狱侦、劳动改造、教育改造的“手艺”习练得炉火纯青,工作态度和效率是年轻民警里最出挑的。在监狱当民警,既要做执法公正的“管理者”,又要做点化顽石的“园丁”。尤其是指向监狱治本安全的教育感化工作,更是如此。
罪犯杨某,16岁因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因特赦被释放,2016年又因强奸罪再次入狱。入监后,杨某屡次挑战监规,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自伤自残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改造“刺头”,禁闭室成了他多次出入的地方。入心理测试量评估上的结论为:杨某有明显的暴力倾向,心胸狭窄,以自我为中心,报复心理严重,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接到杨某的攻坚转化任务后,朱仲囿深知,找不到心理症结,就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他决定,用真情融化坚冰。杨某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嗜酒如命,而且有家暴倾向。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杨某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回家,小小的年级就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抽烟喝酒,好勇斗狠,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了解与观察,细心的朱仲囿发现:入监以来杨某每个月都会给母亲写信,而且从未间断,信中多是“妈,我错了”“等我回家”这样的话语。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转化的突破口。原生家庭爱的缺失导致了杨某缺乏安全感,过早的踏入社会使他沾染了不良社会习气,崇尚武力。朱仲囿决定对症下药。请来监狱的心理咨询师一对一进行矫治,教杨某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管控好自己的情绪。让杨某多次参加心理团体辅导,正视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
与杨某的母亲取得联系,希望母亲多多关注自己儿子的改造情况,用书信、会见、亲情电话连接亲情的纽带。找到杨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肯定,针对性个别谈话引导杨某走入正轨。朱仲囿还鼓励杨某积极与同改一起参加文娱活动、手工创作等,杨某的文化水平低,朱仲囿就利用空闲时间开始教杨某认字读书,鼓励他参与分监区的读书活动,与其他罪犯一起阅读学习,一起交流学习的乐趣,他还专门送给杨某一本《三字经》,一本《弟子规》让他熟读深思。时间在流逝,壁垒被一一破解,坚冰一点点融化。慢慢的,杨某感受到朱警官对他的关心与付出,主动向朱警官敞开心扉。
“小时候,同学总说我没妈总欺负我,所以我成为了混混,在那些日子,我觉得拳头才是真理,才能保护自己不受欺负......”说到激动处,杨某留下了眼泪。
“感谢朱警官,让我知道亲情可贵,妈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
如今的杨某与入监时判若两人,“刺头”转化的事情对朱仲囿来说是常事了。面对同事们的夸赞,他风趣地用《卖油翁》的一句话进行回答“无他,唯手熟尔”,说完哈哈一笑。
朱仲囿目前所在的监区是专门管理老、弱、病、残罪犯的监区。这些罪犯不光年龄偏大、而且大多数身患传染病和慢性病等各类疾病,悲观绝望的不在少数,很多还在改造中提无理要求,管理难度较大。每天与这群“特殊”罪犯打交道,朱仲囿以情感为切入点,对他们十分关注的健康问题,就医治病的合理要求及时满足。个别教育谈话时动之以理,搭建好沟通之桥。他的真诚与温度赢得了罪犯的信任,排除了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
兢兢业业“大管家”
2018年4月,因监区工作需要,朱仲囿被调整到监区内勤岗位。岗位变了,工作作风没变。身为监区内勤,朱仲囿工作内容复杂繁多,采购、文字材料、收发文、党建、印章管理等等都是他手里的活计。因为认真负责,管的事多,同事们戏称他为“大管家”。
干一行爱一行,勤学习肯钻研,是监区里的这位“大管家”身上的标签。刚接手监区党建工作时,为了尽快熟悉党建工作,朱仲囿到处“拜师学艺”,向同事学习,向领导咨询,向“度娘”请教。正是他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钻研韧劲,短短两周时间,就找到了思路、厘清了头绪,上手做好了监区党建工作。
在同事眼里,朱仲囿工作是出了名的认真细致,无论大事小事,他总要再三检查,确认没出差错才放心。十一监区是整个监狱民警人数最多的监区,光是考勤的汇总工作就让人烧脑。“考勤关系到监区绩效目标和民警的切身利益,大意不得”朱仲囿如是说。对于汇总的考勤,他会不厌其烦的打电话逐一核对。对于偶尔提出开人情“绿灯”的人,他总是断然拒绝。
在封监执勤前,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监区办公室,梳理罗列出今天要做的紧要工作,待办事项。下班后,他又忙着写他的工作记录,整理当天的完成情况。今日事今日毕是他一贯的作风,监区领导对他的评价是:做事一丝不苟,积极热情,责任心强,是个干事的人。
十一监区监舍设计特殊,罪犯食堂是后来搭建的,餐厅地板坑坑洼洼,不仅难看且存在安全隐患,监区领导想到可以用涂抹油漆来增加美观感且可起到防滑的作用,监区领导把采购合适油漆的任务交给了朱仲囿。测量面积、了解油漆类型、到市场对比各种类、采购流程审批、采买施工、边缝的处理......看似很简单的工作,朱仲囿都一丝不苟的完成......看着面貌一新的罪犯食堂,朱仲囿更感受到内勤工作看似不起眼,做出实事更有意义。
“小朱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说道朱仲囿,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朱仲囿还是轿子山监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在工作中他是个拼命三郎,在生活中他又是一名有情有义的青年。积极参与了各种志愿者服务,传播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到贫困小学献爱心、爱心捐赠、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等等,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一直用行动播撒青春正能量,向社会传递着爱与温暖。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平凡的岗位也可以焕发照人的光彩。敏行纳言、足履实地的朱仲囿,最美劳动者,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