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高墙内,在贯彻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中,监狱正不断努力创新文化改造方法。11月7日,由贵阳孔学堂和省监狱管理局主办,为期两个月的“仁爱在贵州·仁爱进高墙”公益文化活动的启动仪式在轿子山监狱拉开序幕。活动邀请到安顺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文联、安顺学院、市关工委及7家监狱系统兄弟单位参加。


下午2时许,文艺演出活动在一首民警和服刑人员共同朗诵的诗歌中正式开始,轿子山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李雪刚致欢迎词,向社会各界对监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贵州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黔新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吴道明讲话,他说“仁爱在贵州·仁爱进高墙”在贵州多家监狱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服刑人员拨开内心迷雾,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弃恶从善,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目的。提升罪犯改造的内在动力,使监狱改造工作不断提质增效,把五大改造工作做实做细。



监狱与孔学堂编排的情景剧、舞蹈、歌曲等节目轮番登场;罪犯家属也来到活动现场,讲述他们感受亲人在服刑期间的改变。文艺演出在全体民警和罪犯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雄壮歌声中落下帷幕;活动后,孔学堂向监狱捐赠了一批国学书籍,这些书将充实到监狱图书馆,以丰富罪犯的文化生活。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下午15时,来自贵州本土的知名演员钟中老师以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为基础,把《了凡四训》一书作为主讲内容,用普通话夹贵阳方言的方式为服刑人员开展了一场轻松诙谐而又富有意义的讲座。讲座现场,钟中老师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主题融入到一个个传统故事中,为服刑人员剖析了做人、做事之理。“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的成败,只代表过去,未来要靠现在。只要对未来保持希望,你就会充满力量。”同时,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分析自然界的更替规律,讲述了人的命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变,人生才有意义,鼓励服刑人员们珍惜生命、珍惜今天,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近2个小时的讲座,服刑人员认真聆听,积极与钟中老师互动。“我学会了珍惜生命,感恩亲情。”“我懂得了在改造生活中应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做。”“人生有不变的规律,那就是天道。”“传统文化的力量促进了我的改造。”多名服刑人员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此次孔学堂在轿子山监狱开展的“仁爱进高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拓展了监狱在“文化育心”、“文化育人”方面的新路径,将孔子的“仁爱”思想请进高墙,配合监狱一直推行的五大改造工作,让罪犯在高墙内接受日常文化改造的同时,通过不定期开展文化进监区活动,让更多经典国学思想融入到监狱改造中来,在罪犯的心中播下向善、向好的种子,努力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