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助力乡村振兴丨轿子山监狱驻村民警的故事
<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黔中大地的西秀区,乡村振兴的故事每天都在续写。今年来,轿子山监狱驻村民警在西秀区宁谷镇张家井村、胡军堡村、干河村,立足乡村实际,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促实效,为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贡献力量。

  当好“宣传员”和“跑腿员”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对于今年6月才派驻到宁谷镇张家井村驻村的第一书记、监狱民警张明波来说,也充满了挑战。

     驻村以来,他按照“守底线、提质效、促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用心用情,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走深走实。

    走访中,他和驻村工作人员严格落实“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深入张家井村12个组,通过拉家常、问冷暖、看实情,全面掌握家庭人口、收入来源、就业状况、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基本情况,细致核查“3+1”保障巩固成效。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逐个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措施、时限和责任人,确保整改闭环见效。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有村民因右腿残疾,且原来办理残疾证过期,因行动不便,一直未到县级医院进行体检,导致其残疾证无法更换,家人也因身体原因不方便外出为其办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张明波得知情况后,及时向宁谷镇民政部门汇报,与县级人民医院对接,请医护人员入户上门为其进行体检,为其本人和患病的家人进行体检,并报民政部门办理残疾证。

     工作中,面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他主动化身政策“宣传员”和“跑腿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详细解读贵州一键申报、产业奖补、兜底保障、临时救助、医保养老、雨露计划、信用贷款、跨省交通补助、大学生创业优惠措施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让大家清楚知晓各项政策内容与申报流程,切实做到户户都有政策“明白人”,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快来家坐”

    “喝杯水再走呗!”

      朴实又热情的话是胡军堡村驻村民警鲍飞在走访脱贫户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

      来到胡军堡村后,鲍飞便一头扎进村民身边,了解大家所需所想,尽自己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几个月相处下来,鲍飞的工作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走到哪里,村民都会主动热情地和鲍飞打招呼。

      在走访脱贫户王阿姨家的时候,了解到王阿姨是一个人在家,长期患病。王阿姨说,她本想去医院治疗,但如果有村里面开的困难证明才可以减免一些治疗费用,她觉得太麻烦了,就一拖再拖,一直没有去治疗。王阿姨只是这样和鲍飞拉家常说了几句,鲍飞却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他主动和村干部沟通,帮王阿姨开好了困难证明,送到了王阿姨的手中。

      鲍飞在走访胡军堡村脱贫户李奶奶家时,了解到80多岁的李奶奶与48岁的女儿同户,女儿在广东务工,一直没有办理跨省务工交通补贴。鲍飞向李奶奶详细讲解相关政策,主动联系李奶奶女儿,经过反复多次的沟通,收集整理申报资料,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成功帮李奶奶的女儿办理了交通补贴。事后李奶奶高兴地说:“现在的政策好,干部也很好,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喽”!

  以肉牛养殖助力村民增收 

    初到干河村,驻村民警易炜程通过一周的时间走遍了干河的五个自然村组,干河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耕地面积小,基本上没有连片的平地。

    为了解大家对于产业发展的想法和情况,易炜程每天都奔波于农户家里,经过多次与农户交谈了解情况后,发展肉牛养殖成了他驻村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

    “对于发展产业,大家积极性很高,但最担心的问题是怕赔本。买一头小牛差不多上万,万一病了死了,好几年的积蓄就没了”易炜程介绍说。

    针对这点,易炜程多次对农户进行目前惠农补助政策的宣讲,向村民仔细解读《西秀区2025年肉牛养殖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同时也帮助农户了解目前的市场环境,促进村民安心养殖肉牛,村民也开始有养殖肉牛的意愿。

    为了更好地把肉牛产业发展好,易炜程常常利用下班时间自学养殖肉牛的经验学习,同时也到宁谷镇农服中心请教关于养殖的相关知识,联系兽医做好村民养殖的医务保障。

    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的鼓励下,干河村一家脱贫户率先购买了三头肉牛进行养殖,一个多月后,肉牛成长的同时,还收获了新生小牛一头,并获得养殖补贴17000元;另一家脱贫户见状也跟随其后买来了两头肉牛,同样也获得了养殖补贴10000元,随着新生小牛的出生,家里的牛也越来越多了。初尝甜头的村民,养殖肉牛的意愿也越来越高。

    “截止目前,我村养殖肉牛补贴共发放补助金279500元。有的村民得到补贴后,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我表示感谢,那一瞬间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看着他们养殖的肉牛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期待”易炜程表示。

      从张家井村村民拿到新残疾证时舒展的眉头,到胡军堡村李奶奶口中“越过越有盼头”的感慨,再到干河村肉牛养殖的发展,轿子山监狱驻村民警的足迹,深深印在了宁谷镇这三个村寨的土地上。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将继续传递,生长出更多希望,让产业更有活力、村民更有底气、乡村更有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