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司法部、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关于深化教育改造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持续丰富监区文化建设内涵,探索更具实效性、特色化的教育改造路径,轿子山监狱创新举措,将被誉为 “东方戏剧活化石” 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安顺地戏引入高墙之内,为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注入全新文化动能。
8 月 28 日,轿子山监狱狱内操场上锣鼓铿锵、气氛热烈,由四监区 20 余名罪犯组成的监狱首支 “地戏队” 迎来首场汇报表演。监狱特别邀请了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会长曹松及协会核心成员莅临指导。
汇报表演在密集激昂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三英战吕布》《秦叔宝战五将》《凤凰山救驾》三个精心编排的剧目依次上演。表演者身着色彩鲜明的地戏服饰,手持刀枪剑戟等传统兵器,在铿锵顿挫的唱腔中,他们时而腾挪跳跃展现武将的敏捷,时而挥臂对打还原经典战役场景。粗犷的唱腔里透着浓郁的古朴韵味,独特的表演风格不仅让在场观众深刻感受到国家级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参与表演的罪犯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与思想教育。
据悉,自今年 6 月起,监狱便与安顺市地戏文化协会达成合作,邀请协会老师进驻监区开展系统性教学。在近两个月的紧张培训中,老师们从地戏的基本唱腔、动作套路、服饰道具认知等基础内容入手,耐心讲解、细致示范,克服了罪犯基础薄弱的困难。通过反复练习,最终实现从 “零基础” 到 “能登台” 的突破,为此次汇报表演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表演结束后,现场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与聘书颁发仪式。首先,安顺地戏文化协会会长曹松同志代表协会向监狱授予 “地戏文化改造实践基地” 牌匾;随后,监狱政委杨红霞代表监狱向协会老师颁发 “文化改造顾问” 聘书。杨红霞政委对协会老师们前期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推动地戏文化在监区教育改造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地戏汇报表演,既是监狱将非遗文化融入教育改造的生动实践,也是罪犯在传统艺术中淬炼心灵、重塑自我的成果展示。地戏蕴含着忠义、担当、向善的文化内涵,在一招一式的演绎、一攻一防的互动中,引导罪犯在排练与表演中逐步领悟诚实、守信、向善的人生准则。
监狱将以此次地戏汇报表演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让文化熏陶牢牢占领罪犯思想改造阵地,通过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帮助罪犯重塑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筑牢思想根基,切实助推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监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