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做迷途罪犯的指南针
<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查阅资料、对话民警、询问罪犯只为帮助迷失自我的罪犯寻找一条通往健康心理的大道。开会交流、热烈讨论、共同谋划只为帮助被心理问题困扰的罪犯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矫治方案。

部分罪犯在服刑期间,因为个人、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变得封闭、沮丧,缺乏了自我疏解的通道,寻找不到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他们选择逃避,退缩,渐渐在心灵世界里迷失自我,进而消极对抗改造。作为监狱民警,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他们通往健康心理的指南针。还记得在上次心理矫治竞赛中,我同大家分享了罪犯李小军(化名)的矫治经历。罪犯李小军与罪犯严某发生矛盾后夜里辗转反侧,改造积极性不断下滑,常常认为严某故意刁难他。在我当班的晚上,李小军找到我,向我诉说了他的近况。第二天班前会,我和同事们说起这件事,大家一致认为要尽快拿出矫治方案。在同事的帮助下,开始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例心理矫治个案,通过查阅李小军的资料以及近两个月的改造表现情况,我开始第一次摄入性谈话。在沟通交流中,眼前的这个30岁的男子其实是个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比较极端的人。作为家里的独子,家庭对他的溺爱与娇惯让他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形成偏激的个性。最终,自私自利、固执己见的性格葬送了婚姻,好逸恶劳生活习惯,让他走上歧途,进入这高墙之内;不善言语,缺乏交际能力让他在同其他服刑人员发生摩擦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走入悲观的死胡同。



通过收集分析资料发现李小军有主动求医行为,且社会功能正常,依据病与非病三原则以及情绪未泛化等判断其为一般心理问题。随后,逐一排查该犯的生物学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找到该犯心理问题的症结后,确立了心理矫治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内我要帮助他解决同罪犯严某的矛盾,长期的目标则是要引导帮助他更好的学会人际交往。首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李小军的错误认知,使消极情绪得到缓解;并在改造生活中引导该犯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如今,该犯已同严某敞开心扉,消极情绪已逐步缓解,重新积极投入改造。


重塑三观,雕刻灵魂,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不仅仅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促进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