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用辛勤与汗水凝结重生之路
<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正在领奖的是轿子山监狱某监区一名罪犯,当评委会宣布竞赛成绩时,获得二等奖的于某手舞足蹈地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向带队的邱警官汇报自己的成绩,不断的说着:谢谢,谢谢!


三十多岁的于某几年前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捕时大女儿2岁,次子刚出生不久。入狱后的于某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一是觉得自己是外省人,生活习惯与大家不同,没有共同语言;二是自责愧对家庭,觉得因为自己好逸恶劳,想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改变生活,却触犯法律锒铛入狱,反为家庭增添负担。习惯独处的于某,在入监后的几年里的改造都显得较为平淡,既没违规违纪,也没有获得任何奖励,直至2020年1月的一次亲情会见……

于某寡言少语,不积极追求改造,对自己的刑期置若罔闻,偶尔还会独处流泪,警官对其个别谈话时又不愿倾诉内心,所以监区将其列为重点管控对象。2020年1月,接到于某亲情会见的指令后,邱警官查阅了近几年的会见记录,发现这是于某入监服刑后的首次会见,于是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带于某前往会见室。一名妇女带着两名孩子正翘首以盼,这是于某的妻子与孩子,三人辗转十几个小时才从云南赶到这里。看到风尘仆仆的家人这一路奔波都是为了自己,于某不禁失声痛哭,在民警不断安抚下,于某才渐渐平静下来提起面前的电话,开始了亲情会见。听到妻子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照顾孩子,起早贪黑忙个没完,于某羞愧又自责,两个孩子隔着会见室的玻璃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也让于某难以回答。短暂的会见结束前,于某不断向妻子保证自己一定努力改造,争取早点与家人团聚。

回监区的路上,于某主动打开话匣子,向邱警官说起自己内心所想:“记得我开庭的那天,戴着手铐脚镣被押解到庭审现场时,妻子抱着孩子坐在旁听席哭泣,瞬间我就瘫倒在地,我不敢看孩子,想着他们没有父亲的陪伴,我就崩溃了。这些年我一直表现不好,没有努力去争取减刑,过一天混一天,今天看到老婆孩子,知道他们过得这么辛苦,我特别后悔。我保证,从今以后我一定会努力改造,争取早点出去,尽一个老公和父亲的责任”。

    

从那以后,于某像变了个人一样,和同监室的人交流越来越多,改造也越来越积极,劳动改造中也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今年5月,监狱启动罪犯劳动岗位技能竞赛活动,于某了解到竞赛规则后向分监区提交了报名申请,希望能参加个人赛。“我想挑战一下,看看我的水平在监狱排第几,而且个人赛有奖金,我想通过我的努力为孩子买一点礼物”。于某虽然多次获得技术能手,但只是在一些工序上比较突出,个人独立完成成品制作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监区原本准备安排于某参加团体赛,但考虑到于某积极主动的态度,监区同意了于某的申请。想要拿奖就少不了勤加练习,于某反复向外协师傅请教不同工序,想方设法节省时间,不断提升成品质量,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与准备,于某满怀信心地走进赛场……

二等奖的奖状是对辛勤劳动的最好回馈。赛后,于某向家里拨打了亲情电话,兴奋地向妻子和孩子讲述了自己参加比赛的经历,于某甚至已经在为出狱回家后的就业谋划,用自己学习的劳动技能赚钱养家糊口,一家人隔着电话畅想着未来。于某也向监区提出申请,将自己竞赛奖金汇给家里,为孩子们补上一份迟到的儿童节礼物。

这名曾经好吃懒做,试图通过走捷径一夜暴富的罪犯在改造过程中由被动劳动向主动劳动转变,逐渐养成劳动习惯、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责任担当。于某的变化就是监狱发挥劳动改造矫治功能和教育功能的目的和意义,让更多的罪犯像于某一样,用劳动的双手回应家庭的呼唤与期待,用辛勤与汗水凝结重生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