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罪犯档案,
看到不少年轻人因为蝇头小利,
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切勿“出卖”自己的身份信息!
2022年,贵州警方捣毁了一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涉案内容并不复杂,但却让不少老百姓,特别是学生群体受骗。
2022年初,林某(化名)在上网时偶然得知可以通过运营淘宝店铺赚钱,于是林某联系了安顺某科技公司,约定由自己提供淘宝店铺,对方负责收购。为了注册更多的淘宝店铺,该科技公司还给林某提供了一批虚拟电话号码。
林某拉动了身边的亲朋好用,用他们的身份信息、银行卡注册了多个店铺,随后林某将这些淘宝店铺以400元至5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该科技公司,获利数千元。这让林某很是高兴,自以为找到了致富捷径。
为了赚更多钱,林某又找到好友合伙。两人一边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吸引人员来注册淘宝店铺;一边走线下,在学校外以招募学生做淘宝店铺兼职为借口,学生用个人身份信息和虚拟电话卡注册并开通支付宝账户及淘宝店铺。两人要求学生签订了一份签订名为“淘宝店铺代运营合同”,“合同”约定学生将注册的淘宝账户出租给他人使用,这期间不得擅自登陆、修改、动用账户资金,如果店铺上有问题,学生要配合处理,如不配合将赔偿违约金。林某验证账号可以正常使用后,会付给学生每人100-200元不等的报酬,两人转头就将这些店铺以400元-60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给其他公司。就这样,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林某和朋友就收集到200余个淘宝店铺的账号,出售给上家后赚取近13万元。
两人被捕后,警方联系了出售账号的学生,大部分人表示并不清楚林某等人购买淘宝账户做什么,也没有具体了解,只是为了赚点零花钱,就配合林某等人完成了注册操作。
最终,法院认为林某等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出售,危害公民信息安全,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合上档案 民警提示:
身份证、银行卡、电子支付账户事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切莫为了蝇头小利出售、出借。发现他人购买、销售公民个人信息,请立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