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就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全国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但尽管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杨燕同志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部、厅、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报名、勇敢逆行。3月16日离开家园,18日到达武汉,于4月18日返回贵阳,她们在与死神最近的地方战斗了30个日夜。2020年6月5日杨燕同志被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一次,她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3月15日那天,当杨燕把参加援鄂工作的决定电话告知远在外地的爱人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停顿片刻说:“老婆,我支持你去,人生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多好,儿子也长大了即将踏入社会,我们做父母也要给他做出榜样……”。当晚儿子在家帮她一起准备行李时说:“妈妈明天早上我送你,你放心去吧,你要相信,我能照顾好自己,这段时间我会一边学习一边等待学校返校通知,我也会抽时间替你到医院去照看外公,你自己也要注意做好防护”,听着儿子的话,那一刻杨燕同志突然觉得儿子真正长大了。哥哥们也打来电话嘱咐她安心工作,父亲有他们。
3月21日进驻受援单位,当天晚上就投入了实战工作,杨燕是当天深夜班的第二个班,对于从警20多年的她而言,这样单枪匹马夜间的直接管理执勤巡查工作是第一次,也是一种挑战。杨燕所在的第五板块小组执勤点多、分散,疫情、狱情情况复杂,她深知在那里防疫抗疫、维护监管安全的重要性,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马虎大意,也不敢马虎,防护服的每一次穿脱都是生与死的对话,每一秒的监管安全都是责任与担当。为了尽快熟悉、掌握几个执勤点的环境和狱情情况,她提前一个班开始了解和投入情况,在做好规范的防护措施后,她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历时5个小时在三个执勤点上来回巡查,平均每个点巡查6次,对每个点的罪犯开展了2次体温检测,所有的不适都被她克服和战胜。
曾有队友和受援点民警问她:“杨姐,你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还来?”她告诉她们,这不关乎年纪问题,钟南山院士年纪不大吗?虽然比不了他的学识,但爱国之心,坚定的信念是每一个党员应该永远不变的承诺。她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拥有一段不同平常的经历,给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也为儿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让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为生为中国人而骄傲。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杨燕慢慢习惯了防护服、隔离服的闷热和厚重,习惯了N95口罩里的呼吸、习惯了无数次的消杀及身上酒精的味儿、习惯了白天黑夜生物钟的混乱颠倒,渐渐地防护服的规范穿脱如行云流水般,监管场所的每一个细节变化都逃不脱她那一双犀利的眼神,每一次黎明与夜晚的更迭都成为一次次精神意志的磨炼和升华,在那个特殊的战场里展现着我们贵州监狱女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