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一下我没有用过核酸检测的这个,要怎么点开呀?”
“我昨天才做的核酸,现在才下车又要做吗?”
“请问凯里市区的核酸检测在哪里呀?”
……
早上九点,凯里市高铁南站出站口就开始喧闹起来,公安、医护、街道和社会各界志愿者们迎接着一波又一波旅客。戴上医用手套和口罩,喷洒酒精消毒后,贵州省凯里监狱的4名志愿者也开始忙碌起来。
清明,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悼念先辈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节,无论游子身处何方,都会赶着回家的车,奔向家人齐聚的地方,高铁、客运、机场等交通运输部门的客运量比平常明显增大,可也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今年2月底,凯里监狱35名民警加入了凯里市疫情防控志愿者的行列,清明前一天,团市委再次发出急召,招募志愿者参与市里清明期间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义不容辞的藏青蓝们,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保障清明期间驻地安全。
高铁上人员密集,容易带来密切接触的危险,列车到站后,首先对下车的人员进行第一道分流,低风险地区与中高风险地区来黔人员通道分开,持绿码的旅客出站后,要再进行一次医学筛查,即“落地核酸”,并在网上签署防疫承诺书。旅客们来自四面八方,各地的语言、防疫政策都有差异,有不理解的、有不会使用的、有嫌麻烦的……志愿者们将旅客引导至核酸采集点后,又一一解答旅客的问题,4月的太阳虽不热辣,但一站就是6个小时,手套里的汗汇成“小河”从手腕处往下淌,口罩里层的汗水和蒸汽把脸捂得湿哒哒的,说了6个小时的话,嗓子也冒烟了。
下午3点,客流量突然增大,一车又一车旅客陆续抵达,好不容易才躺下休息的医护人员狠狠挤了挤眼睛,继续操作采集样本。阳光把整片出站口全部覆盖了,早班的志愿者好多已经下班,剩下的人员也都累得瘫坐在地,凯里监狱的4名同志轮流换了口罩,也不知道是第几遍用酒精消了毒,继续站到了太阳下。
“我哪里会搞这个嘛,我字都不认识,你催我干什么。”
“先生,我在告诉你怎么操作,但是您可以先到后面慢慢弄,不要耽误其他旅客。”
一阵争吵声传来,采集点内一位壮实的男子背着大布包,拿着手机在与医护人员大声争论。监狱民警见状,赶忙走过去,“大哥,您拿手机到这边来,我教您操作,让后面的旅客先做核酸,采集很快的,不会耽误您多少时间。”耐心劝导后,男子同意暂离队伍,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首次核酸检测网上注册并签订了承诺书。
根据监狱“高于地方,严于平时”的疫情防控要求,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民警,将严格执行居家隔离五天三检的政策后方可正常上班。凯里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沈志江在志愿者们出行前叮嘱大家:“监狱作为驻地省直部门,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州里、市里给予了我们大量的防疫物资支持和帮助,现在驻地处于特殊时期,能出一份力,我们义不容辞。大家务必要在协助地方防控的同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坚决维护监管安全稳定,与驻地政府共同扛过最难的时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疫情防控不是一座座隔离的孤岛,各地政府一直在探寻防疫与发展齐抓的最优解,我们是14亿中的一份子,更是守护千家万户的藏青蓝,什么是祭奠英烈,告慰先祖最好的方式?我想,这样默默付出的医护、公安、狱警和社会各界人士,用行动诠释了最好的答案。(图文/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