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相见 泪沾衣襟
5月16日,在凯里监狱育新学校的教室里,当服刑人员蒋某猛然看到出现在自己眼前瘦弱的妻子和两个长得都快不认识的儿子时,顿时泣不成声。十年哪,他们无时无刻不让自己魂牵梦萦,但每每醒来却只是黄粱一梦,如今他们真实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怎能不教他喜极而泣!
十年后的相见,摸着小儿子的脸,蒋某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他离开家的时候,小儿子还是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现在却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蒋某在哽咽之余迫不及待的询问妻子的身体、儿子的学习、家中的情况……面对妻子的安慰和鼓励,蒋某掏出了口袋中自己描绘的家,向干警和孩子们讲述了那尘封已久的往事……
一时冲动身陷牢笼 遭遇挫折自暴自弃
2005年1月,33岁的蒋某与喝醉酒的弟弟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和打斗,趁其弟不备持铁锤敲击头部,致其弟死亡。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于2006年2月进入凯里监狱服刑改造。入监以来,积极追求改造,在2008年11月被减为19年有期徒刑,在2012年6月又获减刑2年3个月。2013年2月,蒋某因私藏违禁品被撤销一个“改造积极分子”后,性格内向又偏激的他固执的认为是干警故意针对自己,感慨命运的不公,于是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采取不参加劳动改造、不配合干警管理等“软抵抗”来对抗教育改造,平时经常自己一个人呆坐,情绪极度低落。监区干警多次找到他教育谈话,与其沟通交流,却都收效甚微。
监狱长亲切关怀 囚子真情流露
石军监狱长在狱情分析会上得知蒋某思想波动较大,便亲自到监区找到他了解情况。与其交流后得知,蒋某自入监以来,因妻子身体不好长年患病,又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已经无力顾及远在几百公里之外服刑的蒋某,长途跋涉的探监,光路费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蒋某入监十年来,从未有过探视,对家人的思念也只能寄托于亲情电话和偶尔寄来的几张照片。在教育谈话过程中,蒋某不时流露出对妻儿的挂念和担忧。
石监狱长了解到蒋某的情况后,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安心投入改造。会见结束后立即安排服刑指导中心和监区从亲情帮教入手帮助他尽早摆脱负面情绪,积极投入服刑改造。
风尘仆仆促帮教 不辞辛劳感化人
通过服刑指导中心的干警多次与他的妻子电话沟通,并与两个孩子就读的学校取得联系后,针对蒋某家中的困难情况,决定将他的妻儿接到监狱来进行一次特殊的亲情帮教会见。
5月16日清晨,凯里服刑指导中心和监区的干警驱车赶往200余公里外榕江县平阳乡蒋某的家。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一路前行,辗转奔波于乡村公路上,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接到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便马不停蹄的往回赶路。帮教结束后,干警们又不辞辛劳的将蒋某妻儿安全送回家后才返回凯里,一路奔波十余小时近千公里,虽然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但警官们的心里洋溢着如释重负的愉悦。
亲情帮教后,蒋某低落的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也比较配合干警的日常管理,还主动找到监区干警谈心,感谢监狱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表示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会把干警们对自己的关心转化为动力,积极投入改造,争取早日回到亲人身边。(文图/陈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