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六盘水俨然已进入寒冬,腾起的浓雾、密密的细雨,让严肃寂静的高墙内又增添了几分寒意。最近几天,两名罪犯的异常表现引起了监狱民警的注意,罪犯洪某在拨打了一通“无声”的亲情电话后,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而罪犯余某作为一名入监新犯,迟迟进入不了改造状态,整天郁郁寡欢,忧心忡忡。
为了使这两名罪犯放下心理包袱,安心改造,监狱民警通过详细深入的教育谈话,发现他们都是因“病”引发的思想波动,而“疾病”的背后是对亲人深深的牵挂和思念。找到了症结所在,监狱民警立即决定到两个罪犯家庭开展走访,给家属们带去狱内罪犯的改造情况,同时也将家人的问候和关心带进高墙内,通过搭建亲情的桥梁,给他们一颗定心丸,也为他们的改造增添一份动力。
11月13日,久违的太阳终于冲破层层浓雾照射到大地上,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在这样的好天气中,六盘水监狱民警带着两名罪犯的期盼踏上了走访之路。
一个无声电话的担忧
今天是这个月拨打亲情电话的日子,罪犯洪某紧张又兴奋,上个月打给父亲的电话没有接通,他心里还有点埋怨,父亲肯定又去喝酒了才会错过儿子一个月一次的电话。
两声“嘟--嘟--”的铃声后,电话接通了,“爸爸”,电话那头是无声的沉默,“爸爸、爸爸”,洪某着急了,“儿啊,你爸爸他……得了脑梗,说不了话。”听见母亲的声音,洪某的心往下一沉,呆住了。接连几天,洪某魂不守舍,任凭管教民警如何开导,他还是接受不了爸爸生病的事实。
在盘州市司法局领导一行的陪同下,走访小组民警先来到了罪犯洪某家。洪某的父亲因患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已卧床二月有余,在得知监狱民警要来家里时,他特意让妻子给自己梳洗了一番,换上干净的衣服。交谈过程中,虽然他身体不适,口齿不清晰,但老人的脸上一直是微笑着的,特别是看着儿子从狱内拍的视频时,他仍是满脸乐观的笑容,我们想,这或许就是一个父亲想传递给儿子的正能量吧。走访接近尾声,走访民警提出拍一段家里的视频给洪某看,他父亲硬撑着坐起来,“咿咿呀呀”说个不停,妻子翻译说,他这是在请求警官们拍一段他下地走路的视频给儿子看。无法用语言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和鼓励,那就用实际行动。
老人每一步都走的很认真,一步一步慢慢往前挪,脸上仍是洋溢的笑容,有几次差点摔倒,他都固执地没让妻子搀扶,他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着那个在高墙内因牵挂自己而不能安心改造的儿子,自己的身体恢复的很好,不用担心,也不用牵挂。
在场的人被这位坚强的父亲感动了,我们也都希望这段宝贵的视频能让洪某放下心结,如父亲那样坚强起来,全身心投入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到父母身边尽孝。
一段温情视频的鼓励
罪犯余某作为刚入监的新犯,基本不与同监舍的罪犯交流,沉默寡言,心事重重是其他罪犯对他的评价。通过民警的深入细致谈话了解到该犯身患疾病、罪重刑长,一方面担心自己活不到刑满释放的那一天,另一方面又挂念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刚刚成年的儿子而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包袱。考虑到余某思想负担过重,走访小组民警还请到了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主任一同到他家录制视频,进行当前政策宣讲,化解其内心顾虑和担忧。
余某的父母是两位乐观开朗的老人,他们告诉监狱民警,自己的身体都很硬朗,土地承包给了合作社,不用自己劳作,每年都可以得分红,加上退耕还林的补助,每个月的吃穿不愁,现在只希望儿子能安心在狱中改造,照顾好身体。
村主任在视频中也对现在国家政策进行了介绍,并告诉余某两位老人不仅能吃饱穿暖,上大学的孩子每个月还能领到低保金,镇政府还有专项资金来补贴他的生活费,余某的儿子顺利读完大学丝毫没有问题。村主任还鼓励余某说:“你好好改造,村里现在大变样了,我们还等着你回来跟着我们一起干事情呢!”
一句句话语都充满情真意切!我们相信余某在听到看到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后,一定能重新树立改造信心,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争气的儿子,尽早融入改造环境,适应改造生活,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为家人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