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爱在高墙之间传递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简简单单8个字,看起来似乎有章可循,倘若付诸实践,却不仅要求我们胸怀责任担当,更应具备发自内心、源于细节的人文关怀。六盘水监狱民警正是从工作细微处入手,将罪犯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与对亲情的深切渴望,当成一次促进罪犯改造,为罪犯家庭传递社会温情的良机,近日,六盘水监狱以母亲节为契机,将感恩母亲、珍惜亲情,积极改造的种子播撒到罪犯心中,让他们为了亲情悔过自新,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无“言”无“声”的思念 作为一名聋哑人,孟某起初很难适应在监狱中的改造生活,但民警通过观察该犯的行为习惯和眼神手势,逐渐掌握了与孟犯沟通交流的方法,教育激励其积极投身到个人改造中来,并获得了一次减刑。但在近段时间,民警在执勤时观察到,该犯常常一个人独自低头徘徊,原本活泼好动的性格也变得孤僻沉默,这引起了民警的警觉。仅仅通过手势和眼神沟通,很难了解其内心想法,因此民警与该犯家属取得了联系,了解到孟某家庭较为困难,其父亲腿有残疾,基本不能干活,家中的生活重担全压在母亲身上,经济来源也是靠租种别人的土地维持。结合到监狱近期开展的母亲节教育宣传活动,民警猜测是这个专题教育给孟犯带来了很大的感触,但又苦于自己不能听也不能说,无法和家人通话,只能在无“言”无“声”中思念。

知道了原因后,监区会同服刑人员指导中心,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教措施,实地赶赴孟某家中,向其家人传递儿子的思念,也送去了来自监狱的慰问。同时,民警为孟某录制视频拍摄图片,让其通过看的方式,收到母亲的关心和嘱托。

监狱民警通过实地工作,就这样搭建起一座桥梁,将一段说不出、听不见的爱与思念,亲手传递给了对方,使隔墙相望的母子,在母亲节之际再一次感受到人间温情。 一段“述说”与“忏悔” 罪犯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自入监以来,基本不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民警尝试沟通多次,都没有取得效果。但就在一次与母亲的亲情通话后,李犯竟主动找到警官,想让民警听他的一段“述说”与“忏悔”。 原来,身为死缓罪犯的李某,家中父亲去世,母亲身患残疾却要抚养自己的三个孩子。漫长的刑期与家庭的困难,让一股巨大的悲观和绝望压在李某心中,而作为一个儿子却给母亲带来苦难和负担,更是让李某陷入无尽的自责和愧疚当中。“刑期太长,我可能出不去了,请警官代我向母亲道歉!”面对这样的请求,民警对李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否定了他如此不负责任的想法。但另一方面,民警答应了该犯向母亲道歉的请求。

利用母亲节的契机,民警亲自赶赴罪犯家中,向李某母亲介绍李某的情况,将李某在电话里想说却说不出的自责与忏悔转述给了李某母亲。知道了儿子始终是感恩与孝顺的,李某母亲也感到欣慰,为儿子录制了视频,鼓励其积极投身改造争取减刑,这个家依然等着一个儿子、一名父亲的归来。看到母亲的原谅,和孩子的殷切期盼,罪犯陈某长年以来悬于心中的包袱也终于落地,心中也重拾改造新生的信心。

民警远赴实地,对罪犯和其家庭开展帮教和走访,这是六盘水监狱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实际工作成果的实践和缩影。通过在工作中扛起责任担当,对具体问题采取最深入有效的解决办法,有效的维护监狱监管改造秩序。

上一篇:
下一篇: